一只马蜂飞进了办公室(倪既新)
[2010-09-26 10:39:13]

    倪既新博客链接http://blog.sina.com.cn/nijixin



(资料照片)

1

    宁静的办公室里哪来昆虫振翅的嗡嗡声?我循声寻去,发现一只体色黄黑的马蜂在窗玻璃上磕碰。想必它是在我早上开窗透气时闯进来的,转了几圈发现这里没有绿荫,于是急着要退出去了。
    但这冒失鬼没有找对路径,总是在那块密封固定的大玻璃上硬撞着。我走近时,它可能已疲乏苦恼了,停伏在窗框的一角歇息。我连连挥手赶它,示意开启的窗缝在那边,显然,它无法理解我的好意,反而愚蠢地往相反方向移动,继续以脑袋冲撞,顽强固执得准备拼命一般。
    我正忙于赶写一点东西,也就不多理会这小昆虫了。但是回到座位上,那嗡嗡突突的声音干扰和影响着我的思考。忍耐一会儿后,我决定以人类的智慧与力量,以及这空间主人的权力,将这马蜂“遣送”到窗外去。
    我取过一张餐巾纸包在手上,乘它又停歇下来的时候,隔着薄软的纸张,依靠窗框和玻璃的双边堵截,一下子就稳稳地罩住了它。但是,正当我的两个手指刚有些微被夹物体的硬度感时,在极其突然的一刹那间,大拇指上受到了猛烈锐利的一击,一种尖锐得无法形容的剧烈灼痛,从我的指端经过整条右臂的内部经络,瞬间传达到我的心脏,我的大脑立时一片空白!我不由得失声大叫起来,惊扰得隔壁办公室的同事慌忙推门进来探问究竟。我回想,当时这一击像极了大地遭受晴天霹雳轰击放电的一幕:强烈迅猛的火流,如电光贯穿我的臂膀直达胸口,猝不及防,痛如烧灼,令我骇怵!
    更使我有点畏惧的是,这剧烈的灼痛就此留在我的手指上和臂膀里,持续发威。仔细体味,这灼痛来自神经血管而非骨骼肌肉,所以锐如钻心!这是我有生以来从未遭遇过的痛楚,冷汗早已湿透了全身。我的左手本能地紧捏着右手大拇指,完全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幸亏同事们冷静。看见窗台上那只因我突然失措而被挤压受伤正仰天挣扎的马蜂,他们立刻断定我是被蜇了,于是一个赶紧帮我排挤毒血,一个忙着上网查寻治疗办法,又迅速拿来冰块给我镇痛……



(资料照片)

2

    手指被马蜂蜇刺后的红肿灼痛,折磨得我整天整夜寝食难安。
    当时,同事查得的资料这么说:马蜂,也称为黄蜂、胡蜂,属昆虫纲膜翅目胡蜂科。螫针含有磷脂酶、透明质酸酶和抗原5蛋白;毒素分溶血毒素和神经毒素两类。人被马蜂蜇后,轻则红肿发烧,重则肝、肾等脏器功能衰竭,休克致命。民间有“十只马蜂蜇死一头牛”的说法,可见马蜂毒性之强了。
    据说被蜇的后果严重与否,关键是看两小时内的反应。我可能是排毒及时又比较彻底吧,两小时后没发现什么异样感觉,同事都说应该不会出大问题了。但我却因为灼痛丝毫未减而肿胀渐次发作,不由得暗暗担忧会否留有难以断根的后遗症,于是遍查网上和书中的资料,急于详尽了解所有与马蜂相关的知识。
    哦!关于马蜂毒液的成分和毒理早已有分析报告了:它主要由酶类、肽类、生物胺、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20多种成分组成。它们会对受害人的中枢神经及外周神经产生广泛而复杂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溶血毒素,能使血液中的红细胞壁破裂,抑制凝血活酶,引起骨骼肌、心肌收缩及凝血障碍,使血压下降和运动神经痉挛,直接或间接抑制和损害心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及心律失常,最终导致急性心肌梗死。而神经毒素会麻痹神经系统,引起肌肉和呼吸的麻痹。蜂毒还会直接损伤和阻塞肾小管,致使肾小管坏死和肾衰竭。它引起伤口灼痛、充血肿胀,同时还有传播和扩张疼痛的作用。对蜂毒高度敏感的人,很可能受一只马蜂的蜇刺就会丧生……
    不知什么原因,看着这样骇人的警示,我一时忘记了灼痛与警惕,思绪竟不由自主地无止境发散了开去,一些平时绝不会想到的问题接二连三地冲涌了出来,使我倍感迷惑而忘情:
    小小马蜂,它虫体那有限的空间和能量,在拥有了无数复杂的生命功能之外,居然还有余力专门制备这样剧烈的毒素;这毒素如此复杂,如此高效,居然能制服最高级的、强悍的哺乳动物,甚至人类;平时我们上医院打针或被其他利器刺中,只会感觉局部、表层和能忍的疼痛,但渺小的马蜂之刺却能直击人的心窝,使全身顷刻瘫痪;我这次的灼痛,证明马蜂螫针真是一针见血、势不可挡的杀手锏!
    那么,马蜂怎么会有如此完美的自卫武器呢?它怎么会“知道”这种毒素可以使其他动物即刻放弃对它的攻击和伤害?它又怎么会“懂得”血液和神经毒素的功效,从而将之“配制”得如此巧妙、有针对性和威力强大呢?……我真有些迷茫了。
    试想我们人类,为了抑制真菌、微生物、病毒这样的低等生物,或者杀灭某种微小昆虫,那药物制剂的产生需要多少名专家,在实验室经过多少次调查、设计、配方、试验、改进、筛选、强化与完善,继而进行复杂的工厂投产与质量控制啊!但马蜂作为昆虫,在动物学分类上与我们人类差好几个“门属”等级,生理构造与人类没有丝毫共同特征,它当然也不可能研究、分析人类的生命信息,那它用来战胜人类的毒素“配方”是如何形成的呢?是如何与人类的血液和神经特征相匹配的呢?是一步到位就形成了,还是逐步调整到足以制服我们的最佳强度的?这难道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那么,它提供的被自然选择的最初毒素“设计方案”又是怎么得来的呢?……
    我越思索越感觉大自然是真正的神奇莫测!



(资料照片)

3

    还有资料说,马蜂的螫针上连着一个毒囊,其中是两个酸性腺体,当马蜂发起攻击时,毒囊收缩,腺体储存的毒液就排了出来。毒液经过螫针,又混合另一个碱性腺体的液汁,形成的就是厉害的马蜂毒。其实,马蜂的毒液不单用于防御,更多是用来攻击和麻痹猎物的。
    我很想知道,马蜂微小的体内究竟是如何制备这两种强效酸碱液体的,但始终没查到相关资料,估计科学研究还未进行到这一步吧。由此我不禁又起了感慨:
    我们人类即使制造一种简单的化学品,也须建造庞大的工厂,配备笨重的机器,经过繁复的流程,消耗巨量的资源,造成严重的污染,还留下许多不可预知的负面隐患。而结果,上吨产品的综合效应恐怕还远不如一丁点蜂毒来得强呢!如果按投入产出效果的比例换算,马蜂螫针所释放的克敌功效,绝对超越了人类任何尖端武器的杀伤力!
    虽然,人们已经在探讨和尝试蜂毒的医疗药理作用了,但是,对完整的马蜂而言,我们显然还知之极少。如果我们研究透了马蜂,那么,仅仅掌握蜂毒制备这种高超的生化技术,人类就能在极小的空间里,以极小的能源消耗,以普通的原料资源,以简便的合成方式,生产出最纯净有效的绿色化学品来了。假如再以此为例,推及学会其他万千种生物的杰出生存本领,那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也就不难实现了。
    所以我不由得想,在自然界里,人类就该是主宰者吗?人类和马蜂这样的低等生物相比,究竟谁更有智慧、更强大呢?马蜂虽天赐有螫针利器,但它不会无故纠合十个同伙去蜇死一头牛来显示自己的能耐。相比之下,我们人类是否太贪婪和残忍了呢?是否太轻视和忽视其他生命了呢?……
    终于,半个月之后,疼痛完全消失,肿块彻底隐退了。但是,由这次被马蜂蛰刺而领悟而生发的对大自然更虔诚的敬畏,却异常深重地铭刻在我的心底。我信服了:我们人类扬言要征服自然,主宰万物,那绝不是真正的智慧和力量;而要避免我们面临的所有前途危机,与地球上所有生命和谐共存,协同发展,就应该先从大自然中寻找灵感,虚心勤恳地向大自然学习!
    我为自己轻视了一个小生灵而抱愧。幸好,那天情绪稍趋平静后,我就用卷起的纸片将那只还在挣扎的马蜂挑放到窗外的平台上。它借机站立起来,稍停,便振翅飞走了。

2010-6-28

    (本文刊载于《科学画报》2010年10月号》)

倪既新 博客文章
2010-09-24
 

上一篇: 中国进入太空垃圾大国(李必光) 下一篇: 合肥新颜(叶永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