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创新本土化的实践者(李正兴)
[2011-02-16 20:38:52]

    方鸿辉先生是上海教育出版社编审、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尽管遭受病痛折磨,但仍能兢兢业业为文化积累和科学传播努力, 勤奋编辑,笔耕不辍,是一位有抱负的科普编创工作者。他从事编辑工作近30年,不受物质刺激引诱,坚持高扬主旋律,编正气书,摈弃“畅销垃圾”的选题,也决不哗众取宠地编低劣的跟风“热点读本”。先后创作、编写(译)、主编了数十部科普著述和教育读物。他在科普编创理论研究上也有较高造诣,曾获包括中国图书奖、“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及上海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在内的国家和地方二十多项奖项,被同行称为科普读物“获奖专业户”。1995年被评为上海市优秀科普编辑,1997年被评为上海新闻出版系统先进工作者,1998年被评为上海市优秀科普作家,2005年荣获上海科普的最高奖项“大众科学奖” ,2007年被评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四大”以来在科普编创方面有突出贡献的科普作家。

    初中毕业考上了大学

    方鸿辉加入少先队那天就被同学们选为中队长,后又一直当班长。他的作文每每在课堂上被作为范文宣读。他以出类拔萃的成绩和热心助人的品格在同学中享有很高的威信。“文化大革命”把“五分加绵羊”批得体无完肤,使他茫然且无所适从,唯独对家母“认认真真读书,脚踏实地做人”的一贯教诲却始终不曾有过半点怀疑。直到今天,说起故世多年的母亲,方鸿辉仍充满着深深的感恩与怀念。就在那个年代里,他在母亲的鼓舞下,想尽一切办法觅书、看书、抄书。他的同校好友熊子红是上海戏剧学院老院长熊佛西的儿子,慷慨地向他敞开家里的书橱。方鸿辉如饥似渴、懵懵懂懂地读了许多名著。他还系统地阅读了鲁迅的作品,并认真做了笔记。渴求知识的他,见到好书就抄,曾抄过《唐诗三百首》《呐喊》《艺海拾贝》等。“文革”刚结束时,他还抄过王梓坤的《科学发现纵横谈》。有意思的是,20年后他有幸为王梓坤院士编辑出版了《莺啼梦晓----科研方法与成才之路》,与王院士成了好朋友。
    1966年方鸿辉初中毕业,由于经济拮据,营养不足,居住条件又差,他患了关节炎,没能去“上山下乡”。1974年初,他被分配到一家街道工厂工作。1977年恢复高考后,他以一名66届初中毕业生的身份去应考,一举考出348分的好成绩(总分为400分),物理还获得15分附加分,但因“家庭出身问题”未被录取。但他没有气馁,半年后再次参加高考。当时,静安区华山街道招生办的人只许他考文科,他拿出厚厚一叠《高等数学教程》的解题练习本给那人看,习题几乎无一遗漏地做完了,以此获准考理科。他果然以427分的考分(总分500分,当年400分以上都可进入重点大学),被清华大学工程热物理系选入,结果又后又被无情退回,理由依然是“家底出身问题”不宜录取核物理专业。后来,就阴差阳错地进入了上海师范大学物理系。

    拼搏加勤奋迎来辉煌

    在上海师范大学的4年学习与,方鸿辉如鱼得水,毕业时全系成绩排名,他以各科成绩全优,列为第一。但那年他的全身关节炎已很严重,只得放弃报考李政道筹划的留美物理研究生的机会。1982年朱鸿鹗校长举荐,他当了上海教育出版社《中学科技》杂志的一名物理编辑。
    编辑工作久坐少动,方鸿辉的关节炎越发严重了,彻夜疼痛难眠,人也日渐消瘦,免疫功能直线下降,大关节积液,连面部关节都肿痛,1989年住进了华山医院。医生会诊后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这种全身免疫性疾病发展下去可能会导致全身关节僵硬,甚至导致全身瘫痪。
    出院后,他忍着疼痛坚持锻炼,身着钢丝背心坚持工作。他认为:一个人首先要有精神、有毅力。只要精神不垮方能来日方长。他更明白:自己是一名残疾人,但心理上不能残疾;行动没有正常人方便,但应趁目前还能正常工作,力争多做些、做好些,一旦将来丧失工作能力,遗憾尽可能少一些。倔强的“牛”劲伴他穿着钢丝背心去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审稿,去中国科学院组稿,去全国各地调研,或地参加学术会议……
    “梅花香从苦寒来”,皇天不负有志人。他拖着残疾的病躯依然顽强拼搏,笑对人生,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夜以继日,笔耕不辍,尽力多做奉献以回报社会。翻开他那一本本获奖证书,里面蕴含着的是一篇篇自强不息和勇于挑战的故事。他先后创作、编写、编译了许多科普著述,如在1984年微电脑技术刚开始普及之际,他就适时地编译并出版了我国首部介绍智能化电脑语言的《LOGO语言入门》,以后又陆续创作了《微电脑.BASIC语言.趣味程序》《创造性物理实验》《牛津物理教材(汉译本)》《新物理教程 电磁学》等。他先后主编了《百年科技回顾与瞻望》《新英汉学科词汇》(五册)《科学人生——院士的故事》《科学梦与成才路》及科学人文读本《蔚蓝的思维》《金色的想象》《通透的思考》《清澈的理性》等,撰写和编辑的科普文章诸如《神奇的纳米技术》《寻找地外智慧生命体的步伐》《鲜为人知的院士故事》《还原一个名字》《论选题创新》等,先后荣获全国科普新闻、《文汇报》科普文章奖等奖项,有的被《新华文摘》《暸望》杂志等转载,有的收入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教材。由于方鸿辉在著述和出版方面的不凡业绩,尤其是科学传播方面的骄人成绩,1999年被评上了出版系列的高级职称——“编审”。
    方鸿辉所取得的一系列编创成绩,诚如刘禹锡的名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也让他想起了马克思的名言:“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刻意追求选题的创新

    在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之际,科技出版竞争日趋激烈,选题创新至关重要。方鸿辉策划并责编了《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这是他编辑生涯中有关选题策划和运作的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典范。他以一位残疾人的身躯,集起了500多位中科院院士的自述文稿,为科学文化的积累留下了深深的脚印。事后面对鲜花与掌声,他冷静地总结:只有刻意追求科普选题的创新和崭新视角,追求科普出版物的高质量和高品位,弘扬科学的人文精神,才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的成功之道。
    所谓选题创新,方鸿辉认为就是在选题策划中能充分应用创造性思维,突破传统的经验思维的束缚,独辟蹊径地来思考。也就是说,能在进取意识支配下,创造性地提出问题,通过广泛深入地调研,展开合理的想象,寻找新颖的视角,开掘独特的“题眼”,为追求真善美而敢创前人未曾提出过的、具有双效益的高品位选题。他还认为:与其说创造性思维是编辑的一种能力,不如说是编辑的一种素养。下面是他对选题创新的论述。
    进取意识是选题创新的动力。从事科技传播的编辑,总是追求能编几部高质量的精品力作,甚至传世之作,以弘扬民族的科学精神,并期盼所从事的科技传播工作能与科技成果的创新合拍,能在出版物的内容和表现手法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追求原创性更是选题创新的不竭动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游”。不要跟别人抢跑道,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而要学会独辟蹊径,这才是创新的特色。正是这种进取意识为成功地策划《中科院院士自述》提供了动力。
    问题意识是选题创新的源泉。不时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问自己、问别人、问书本、问实践,把“学”和“问”统一起来。能从他人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找到疑问,能从平常中察觉异常。院士的阵容怎样?院士的成才之路是什么?院士执著追求的动因是什么?院士是怎样开创伟业和培养英才的?……正是这种问题意识,逐步蕴酿起《中科院院士自述》的创新选题。
    调研意识是选题创新的钥匙。调研的目的在于获得正确的出版信息,为选题创新提供详实、可靠的科学依据。要带着问题,有的放矢地去作选题调研。调研能令编辑摸清情况,眼界大开,还能令编辑跳出“思维定势”,达到“柳暗花明”的境界,领悟到《中科院院士自述》选题是一项文化“抢救工程”。 
    臻美意识是选题创新的目标。臻美意识对于传播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的选题创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臻美意识既激发了编辑的创新激情,也构成了判定选题是否有创新意识的重要标志。能让“原汁原味”的院士自述淋漓酣畅地跃然纸上;能让院士们成才的坎坷、做学问的勤奋、为人的正直和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在书中活灵活现地呈现,实实在在地体现院士的心灵美和人格美。
    求效意识是选题创新的追求。求效意识是促进选题创新的催化剂。选题创新要落实到双效益上,既要注重经济效益,更要注重社会效益。“时间是金钱,质量是生命”,而做出版的不能要钱不要书稿的“命”。这是对求效意识的最好注释。出书后的推广、宣传活动也必须作为选题创新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这才是求效意识的体现。

    宣传科学家的人文精神

    方鸿辉策划并担任责任编辑的选题——《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中国工程院院士自述》《科学的道路》《严济慈文集》《中国科学技术前沿》16本 “科苑撷英”丛书等,以及他在《上海画报》“名人自述”专栏,始终坚持宣传科学家的人文情怀。就拿他十几年来坚持在业余时间为《上海画报》开设宣传院士精神的专栏来说,他的目标很明确:
    让一流科学家成为《上海画报》的新闻人物。方鸿辉在《上海画报》开设的“名人自述”专栏,坚持自己采访、自己摄影、自己编辑,每月介绍一位在沪工作的两院院士,成了《上海画报》的主旋律栏目,充分反映了上海这座现代化都市的科技含量,以介绍在上海工作的两院院士的故事来传播科学的人文精神,显然是很有见地的。既提高了这座城市的品位,也增加了期刊的可读性,都是很出彩的。在上海工作的两院院士有一百多位,通过他们为上海科学文化所作出的贡献,生动地袒露他们成长的心路历程,也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改革开放的上海人的精神风貌,无疑是很有典型意义的城市精神的反映。《上海画报》的“名人自述” 专栏为一流科学家与广大读者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既有助于公众理解科学,了解科学家,也让世界了解上海人的精神风貌和上海的科技人文精神。
    “名人自述”突出科学的人文性。院士以自述的口吻自如地表达,能较深地体现大科学家的思想境界。展现在读者面前的一篇篇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自述,流露出院士成才的坎坷与对事业的执著。在传播科学的同时,也向广大读者传递了科学家的人文精神。他们的个人命运始终与时代脉搏息息相通,爱国奉献是他们一生的主旋律。诸如吴孟超的《肝胆相照》;李国豪的《情系大桥》;汪品先的《深海情怀》;曾溢滔的《假如我是他》;戴尅戎的《下好人生这盘棋》等都充分展露了科学家的人文情怀,没有说教,没有评功摆谱,朴实的语言、切身的经历、生动的事例,极有说服力地让读者体会什么是科学的人文精神,什么是科学的高尚情怀,什么是真正的为人处世之道,什么是科学发展所追求的“本源” ……这些深刻的哲理,通过科学大家的人格魅力感人至深,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

    科普创新本土化的实践者

    科普是跨文化的科学传播,旨在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原创性科普作品理应具有创新性,是首创的作品,并且是最初的、原本的科普作品。本土化(中国)原创性是科普原创之核心。审视当前中国科普出版现状,方鸿辉认为:原创科普作品要重视科学与人文贯通,要处理好引进与扶植本土化原创科普的关系。
    中国原创科普作品绝对数量虽不少,但佳作难觅。主要是源于对“科普”观念上的偏差,狭隘地以为科普就是普及科学知识;也没有意识到科普是一种双向互动的传播活动,尤其缺乏科学与人文相互交融的思考。其实,公众既需要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进展,更渴望获悉科学过程,参与科学与社会的互动、传播者与受众的互动,更需要传播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作品。国外优秀科普图书大量涌入,虽使国内读者眼界大开,但一味依靠引进来繁荣科普,久而久之,我们科技编辑的上游组稿能力必然退化,也必然疏远了本土的创作群体。方鸿辉深有感慨:“作为一名有事业心的传播工作者,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这种民族责任感,为打造本土化原创性科普力作而不懈努力。这样也从客观上保护了人类科技传播的‘文化生态’。”
    其实,我们的科技工作者在简陋的条件下也做出了许多令世人瞩目的前沿性、开创性工作,都是大有文章可作的。我们应该大力传播中华民族的先进科技文化,让世界了解东方的科技智慧,这也是世界科技传播大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我们要下苦功夫,编出大批有特色的本土化原创性科普力作,以引起西方的关注,使版权输出也成气候,真正让东方科技文化纳入全球大传播环节,以改变目前我国科技图书版权贸易中的“赤字”状况。方鸿辉身体力行,他所编辑、撰写的《科学是美丽的》《科学人生——院士的故事》《科学梦与成才路》《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中国工程院院士自述》《科学的道路》和“科苑撷英”丛书等都是本土化原创科普的代表。
    方鸿辉坚信,只要我们认识提高了,不抛弃“自我”,时刻清醒地认识“我们是谁”, 努力地去让本土的科普作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那么中国本土化原创科普佳作一定会获得大丰收。

    (作者:李正兴,系原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原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秘书长,现为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荣誉理事、顾问。)
 

上一篇: 知己 知音 追求(李正兴) 下一篇: 脚踏“两极” 亲历“神舟”(李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