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两极” 亲历“神舟”(李正兴)
[2011-02-16 20:31:29]

    李文祺先生是上海乃至全中国科技界闻名的传奇式人物。他分别于1984年和1999年,跟随“向阳红”10 号和“雪龙”号首航南极和北极,是中国首次南极和北极科学考察队的随队记者,堪称—脚踏两极的第一“记”。 从神舟一号飞船的最初艰难起步,到神舟六号飞船的太空之旅,堪称“神舟飞船”的见证者。他用手中的笔和相机记录和传播了近40年来中国科技发展的丰硕成果和科学家的人生风采,同时也记录了自己的传奇人生。他的经历也打上了历史的烙印。
    李文祺先生在记者的生涯中撰写了各种体裁数以百万字的文稿,拍摄了数千幅真实感人的珍贵照片。同时著书立说,阐述自己的感悟和见解。他撰写出版了《南极之行》《南极掠影》《来自北极圈的电讯》等著作。他还出版了《京城纪事》《回忆往事》《科海浪花》三部作品集。前者是新闻作品集,后者是科技新闻作品集。本文记载的只是他从事科技传播中的一些感人故事的片段。

    农民儿子当记者

    李文祺,1946年10月生,上海市浦东人,中共党员,毕业于黄浦区工业大学。退休前为解放日报报业集团驻京办事处主任、党支部书记、高级记者。
    1960年代初,国家处在三年困难时期,当时父亲为国家分忧解难,响应党的号召,主动从国家干部下放农村种田,靠工分吃饭。李文祺中学毕业后,为了减轻家庭负担,跟着父亲种田,但他喜欢看书作文。1966年夏,这个农民的儿子,被党组织选调到当时的中共中央华东局和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当记者。
    一天,李文祺拿着中共川沙县委的介绍信和党员组织关系,由父亲陪着,推着自行车,从浦东一路走到汉口路274号。父亲从自行车上拿下行李,对他说:“你进去吧,要听党的话,要做一个有出息的记者。”
    进了解放日报,第一次找他谈话的是时任中共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兼解放日报党委书记、总编辑马达。这位上海新闻界深有影响的总编对他说:“你是党选调来的,是党的新闻事业接班人。你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做一个无愧于党报的记者。”事后李文祺才知道,自己很幸运,原来他当记者是从全上海郊区的197个人民公社中挑选出来的。
    记者这个职业,看来令人羡慕,其实它是一门苦差使。它永远处在鲜花和掌声的背后,更没有节假日。只要有新闻的角落,就会有记者。世界上每时每刻发生的重大事件的现场,都有记者的足迹和身影。他们凭借着镜头、话筒、键盘和笔,并用眼睛、耳朵、头脑,依靠良知和正义,去观察、去记录、去思考、去报道。李文祺是农民的儿子,这是他引以自豪的,也是他十分珍惜的起点。在这40年的记者生涯中,他依然有着农民的淳朴和憨厚,他始终牢记当初父亲送他进解放日报的叮嘱:“要做一个有出息的记者。”他没有忘记总编辑的教导:“做一个无愧于党报的记者。”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新闻事业,一干就是40年,上海20年,北京20年,从未换过门庭。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全国记协副主席尹明华在李文祺文集的《序言》中说得好:“能够与许多人交谈,探求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成功奥秘,倾心地记录下社会的形形色色,从中体现自身的人生选择和价值追求,在展现他人历史的同时创造自身的历史,这是记者以外的其他社会职业难以具备的特征和优势。”也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留恋这一段风华岁月,我感谢历史,感谢机遇,感激领导,我也满意自己的创造,留下了一个美丽的回忆。”

    起航之前的欢聚

    1984年11月的一天晚上,我受上级的委托,并代表上海科普作家协会组织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技记者分会在沪的会员和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编辑记者专业委员会成员30余人,欢聚在一幢刚建造不久的、造型别致的农村新居中,欢送即将首航南极科学考察的随队记者、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李文祺。这一天李文祺与大家谈笑风生,激动不已,大家也争相与他合影,最后在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秘书长饶忠华的提议下,请《文汇报》摄影记者臧志成拍个集体照。后来臧志成又把李文祺和夫人、两个女儿拉到一起,拍了一张全家福,这张照片的含意不言而喻。这一天可忙了李文祺的夫人彭银芳,她从组织采购、烹饪,用极其丰富的农家菜招待我们这些同仁们,有许多菜蔬是从自家菜园采摘的,格外新鲜。大家在品尝农家菜肴和频频举杯祝贺时,也深知李文祺的这次南极之旅来之不易。
    那是当年盛夏,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邀请记者到停泊在黄浦江码头的、前往南太平洋进行锰结核调查返回的考察船上采访。中午,东海分局局长董万银在船上设便宴招待记者们。席间,董局长兴奋地不经意地说出一句话:更大的海洋调查在今年实施。党中央、国务院决定组建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对南极洲、南大洋进行科学考察。老记们还没反应过来,坐在董局长旁边的李文祺即问:“派不派记者去?”董局长回答:“派,当然要派。”“我去行不行?”“只要你们单位打报告到国家海洋局,我看问题不大。”李文祺感到这是一次个重大机遇,一定要牢牢地抓住它。回报社后,他立即向领导作了汇报。1984年8月15日,解放日报党委经过讨论,同意派李文祺赴南极为科学考察队随队记者,并向国家海洋局提出申请。9月3日国家海洋局回复报社,同意李文祺随队前往……
    我们正在欢乐之中,“铃……铃……”是川沙县委、县政府打来的电话,邀请大家陪同李文祺及其夫人一起前往县政府招待所,他们将举行隆重仪式,欢送家乡农民的儿子李文祺为了祖国的荣誉去远航。

    照片背后的故事

    李文祺并非是一位出色的摄影师,出于新闻报道的需要,手上的海鸥照相机成了他锐利的武器,屡屡立下战功。他的科学考察摄影作品中展示了在惊涛骇浪和白雪皑皑冰雪世界中拼搏的情景,在戈壁沙漠中精确发射“神舟”号飞船的场面。他拍摄了上千幅照片,生动地在报纸、刊物上介绍了所见、所闻、所感及科考成果,弘扬了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靠的就是这架照相机。
    有位友人在凝视着那四幅清晰而有些倾斜的新闻照片:预备发射、点火、升空、飞向宇宙,记载着“神六”飞天的精彩瞬间。然而谁能想到,那是2005年10月12日,李文祺与同行们乘车前往发射架附近的采访地点,在发生了车祸的情景下抢拍下来的珍贵资料。那天发生事故后,车到发射架东南方1000米的地方停下。同行们下车抡占有利地形架设拍摄器材。而李文祺却倒在地上起不来,此时离“神舟”六号预定的发射时间只有一个多小时了。他招呼车上的战士把自己架起来,双手拉着扶手,忍受着痛,一步步移到汽车中间,靠窗坐下,头枕着照相机包,努力直起自己的头颈,脚蹬着座椅,打开车窗,用左手支撑,右手架着相机,屏着呼吸,耳听麦克风中传来的发射口令。当听到“点火”时,他按下快门,拍下了这几张清晰的“神六”升空照片。
    在李文祺科学考察摄影展的大厅里,人们围着一组《在巨浪中》那几张惊心动魄的与海浪作生死搏斗的大幅照片,在议论着、感叹着……后来,作者介绍了这组作品的来历:
    海天茫茫,大雾重重。“向阳红”10号在涌浪中摇晃颤抖,上下颠簸10多米,发出吱吱嘎嘎的声响。人站立不稳,躺在床上也会滚动。不好!遭遇极地飓风袭击,航船曲折地呈S型向南挺进。一个巨大的涌浪从左前方横向扑来,船长发出“右满舵”的指令,巨浪扑空。紧接而来的又一个巨浪向船体冲来,发出“嘭”的巨响,船体立即左右来回倾斜30度,后来船体左右摇摆近70度。此时船舱里瓶飞椅倒,人仰马翻。船处在危险中,后甲板进水,电机设备浸泡在海水中,主机推进器露出水面打空转,自动舵、机械舵、手工舵全部失灵,船失去了控制。更严重的是,甲板有裂开,主甲板两舷加强柱有裂缝!险情丛生。有几名船员打开白酒瓶盖,一个劲地往嘴里灌。他们冲着李文祺说:“老李,快把自己灌醉!船翻了、沉了,人死不痛苦!”此时,李文祺没有想到死,想到的是责任。驾驶室内,船长沉着地与风浪搏斗着。整个驾驶室,空气凝固了,静得出奇。李文祺在驾驶室外的观察甲板上,在狂风呼啸,船身左右大幅度摇晃,一不小心就会滚出栏杆落到无垠的大海中的情况下,拍摄了一组“在巨浪中”惊心动魄的场面。

    拼抢出来的新闻

    记者的职业是报道新闻,在一般环境下采写新闻,谁都能做到,可是,在新闻报道中要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新,最有效的手段是“抢新闻”。 在新闻竞争中,大新闻大抢,小新闻小抢,并以抢到独家新闻而自豪。好新闻往往都是抢出来的。然而,在抢新闻中必须遵守纪律,要有新闻道德,不能损害别人的利益,不能给国家和社会添乱。应敢于并善于在险境中抢新闻,做到“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危险环境中抢新闻也是对记者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严峻考验。
    李文祺认为,抢新闻中还要有守纪律,不怕苦。这应是记者的必备品质,否则就是不称职的记者。其实,上面所述的《在巨浪中》的摄影作品,就是他在危险环境中抢新闻抢出来的。我们再来看看他在第三届上海市大学生科普创作培训班上对学员们讲授抢发新闻的两则故事。
    我最感自豪的一次“抢”新闻是1999年。“1999年11月20日,我国第一艘航天飞船升空,在飞行20小时后,于21日凌晨3时40分左右降落在内蒙古某地。”这是内部一个极其机密的通报。我得到这一消息后,在兴奋之余却犯了愁。按照规定,参加报道的记者,吃住集中在一个地方,正式报道只能在成功降落后的第二天。但如果等成功降落后的再发消息,日报有可能就赶不上。一定把消息抢出来。我联络几家同行向有关领导说了“抢”新闻的理由,得到了批准。报社领导很关注,上下做了充分的准备。并做好第二套方案,拼好平时的日常版面,如果万一“抢” 不到这条新闻,也不影响日报的正常出版发行。3时40分。我用手机向编辑部传达消息:“神舟”号平安归来!把指挥中心人们欢呼的声音,传到千里之外的上海,传到夜编部。解放日报的版面即刻定版。4时17分,新华社发稿。解放日报版面已成型。我国首次发射的飞船试验成功了。我“抢”新闻的举动成功了,领导赞扬说:“这样的新闻就该抢!”
    北极熊的报道掀起了一次小高潮,也是对我们记者新闻素质的一次考验。北京时间7月18日10时左右,“雪龙号”前方发现北极熊。消息一传开,顷刻间,甲板上就站满了科考队员和新闻记者,无数台照相机和摄像机对准了冰面,寻找北极熊。北极熊是北极的象征,也为北极科考队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因此必然是读者所关心的。新华社在发稿中称:“训练有素的解放日报社记者李文祺,在拍摄两个镜头后迅速赶到报房,率先用电话把消息告诉报社,正好赶上当天出版的《新闻晚报》,成为第一个把消息传播出去的记者。”
    李文祺在抢新闻的经历中,总结出四个要素,即“魂”——高屋建瓴的报道思想;“骨”——独家稿件;“肉”——丰富的背景资料;“靓衣裳”——多样的表现形式。

    一个永恒的经历

    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全国记协副主席尹明华在《李文祺作品集》以《记者的经历》为序,介绍了李文祺对事业追求和奋进的一生,我这里作点简要的复制。
    能够与许许多多人交谈,探求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成功奥秘,倾心地记录下社会的形形色色,从中体现自身的人生选择和价值追求,在展现他人历史的同时创造自身的历史,这是记者以外的其他社会职业难以具备的特征和优势。
    在李文祺的笔下,钱学森、周光召、宋健、徐匡迪、朱丽兰、洪国藩、王选、邓楠等大家名人阔谈当代科学精神,探求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战略选择;节能环保技术、科技住宅、绿色建材、人体服装空调器、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生物雷达、碳纳米管、水稻研究等现代技术在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一个出身农家的记者,凭借职业精神和优势,在日积月累的努力中,最终被经历规划设计成功一名党报的名记者,受到被采访者的尊重和读者的喜爱。
    农民的儿子,这是李文祺引以为自豪的起始身份,也是他十分珍惜的出发的起点。如今,这位年届六十、声名在外的高级记者,有着丰富经历和多彩人生的党报记者,给予人们的印象,依然有着农民的淳朴和憨厚。这是他人生中神圣的起点,他始终如一地珍藏而未曾有过丢失。
    作为中国新闻界唯一参加过首次南极和首次北极考察采访的记者,每一次出发前,李文祺都为家人留下了“遗书”。他知道在别人看来是荣誉的经历,却始终伴随着不幸的可能。当然,不幸最终没有发生,但是经历却成为永恒。
    多次到酒泉发射中心,亲历“神一”到“神六”的采访报道,有这样经历的记者是幸运的。但在发射现场采访的途中,因车祸李文祺不慎胸椎骨折,疼痛难熬,被担架抬上飞机送回北京治疗多时。这样的经历是遗憾,也是另一种荣耀。它成了李文祺又一个永恒的经历。

    (作者:李正兴,系原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原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秘书长,现为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荣誉理事、顾问。)
 

上一篇: 科普创新本土化的实践者(李正兴) 下一篇: 用绘画艺术普及科学的表率(李正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