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西方人介绍唐诗和书法艺术的尝试(钱平雷)
[2012-11-13 21:37:57]

    作者:钱平雷(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副秘书长)

(一)

    唐诗和书法是地地道道的中华文学艺术,当然也属于东方文化范畴,要是向包括日本、越南、韩国、朝鲜等介绍唐诗和书法是比较容易的,因为他们的文学艺术受汉文化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在日本,他们的书道与我们的书法有些区别,但完全可以交流沟通,他们的日文尽管引进了假名,然而,还是保留了大量汉字,虽然有些日文的汉字与中文里的汉字写法、意思已有所不同。日本的学校教科书中还有不少介绍唐诗的内容,如张继的《枫桥夜泊》中的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是日本学生非常熟悉的句子,这也是他们到苏州一定要去寒山寺游览的原因。在朝鲜文中已经基本不用汉字,用的是谚文拼写字母。前些年我在韩国杂志的文章中还看到,里面保留了不少汉字。后来从电视新闻中发现那里汉字已经渐渐消失,全用谚文了。这几年随着与中国经济文化交流多了,听说他们又开始将汉字与谚文拼写字母混用了。至于越南,尽管文章的文字全是拉丁文字母拼写的,但他们的古文却是汉字,名胜古迹上的牌匾都是汉字书法书写的。由此可见,与这些国家的人民交流中国的唐诗和书法应该是比较容易的。况且,日文中的片假名和平假名本来就是用的是楷书和行书的形式。以前从朝鲜电影的片头上看,谚文也是可以用毛笔书写成书法艺术作品的文字。现在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与西方文化交流也多了起来,如何让西方人理解东方文化,尤其是像唐诗和书法这样的纯东方文化背景的文学艺术,是一门学问,我曾跃跃欲试尝试一番,也有点心得体会想与读者们探讨与分享。

(二)

    怎么会想起让西方人欣赏唐诗和书法?我倒是走过了一段心路。早在10多年前,在我另一篇散文《经济发达国家的民族文化》一文中,我就谈到了一种现象:“文化可以转化成为产品而产生经济价值,如果进一步观察可以发现,这种价值往往与产生这种文化的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有关。”这一点,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我感觉到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包括西方人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关注度和兴趣度也在不断增长。如果单纯从做生意这样的目的出发,外国人想进入中国这个大市场,不了解中国文化能行吗?但是从儒家学说的角度来说,要讲究和谐,首先要将文化融合,要让东方文化的精华和西方文化的精华互相交流融合形成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鲁迅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拿来主义”,反映他们那一代渴望中华文明复兴的思想,所谓“别求新声于异邦”。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大量外来文化随着科学技术也涌进中国,人们在吃着肯德基、麦当劳的同时,也把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的文化一起接受了。曾几何时,当我国经济总量逐渐超越许多国家时,以国学家季羡林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送去主义”,他认为这是“为了全人类的福利,为了人类的未来,我们有义务要送去的,……以弥补中西文化交流上的不平衡状态之缺憾。”我是同意这个观点的。但是如何达到“送出去”的目的呢?在当今社会可是一道难题,如今学贯中西的大师,如钱钟书、季羡林这样的学者是越来越少了,但是不管怎样,事情虽然不能一蹴而就,只要获得人们的重视,还是可以摸索着来的。说是任重而道远,路虽然漫长,但总要走的。前几天有媒体报道,北京许渊冲等一批大学教授正在为把京剧介绍给西方社会作着不懈的努力,因为中西文化的差异的比较大,不是一一对应的。他们举例:“丈夫、夫君、郎君……在京剧唱词念白中对情人、丈夫的称谓,在英语中似乎只有一个husband与之对应,还有没有贴切的表达?翻译过程中,如是问题接踵而来”。他们就是在如此艰苦的情况下,写出了《百部中国京剧经典剧目英译系列丛书》。由此可见,虽然没有学贯中西的大师,人们经过努力,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三)

    我是一个中国书画业余爱好者,书法除了小学语文课里学一点外,没有经过正规的训练。但我又有一个喜欢涂鸦的习惯,有时喜欢用硬笔模仿别人的写字,久而久之,我的隶书和行书居然也有点样子,其实我平时并不练字。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我知道我的书法水平还是可以的。我会用别人的名字做藏头诗。我的一位老朋友胡定伦请我帮他做一首用新郎新娘名字的藏头诗送给他的一名学生作结婚礼物,我做完诗后用行书抄在宣纸上,他拿去让一位会裱画的书法家裱装。他夫人刘珮瑜也正好在业余艺校学书法,也带了一张她书法老师的作品去那里,他俩居然让书法家评判一下两张作品的水平,书法家毫不犹豫地肯定是我的水平高。当他们把这个信息传给我时,自然大大地出乎我的意料,不过也为我今后把自己的书法作品送人提高了自信。国画是我在铁路局工作期间,机关工会邀请画家来业余授课,老师都是有名气的画家,山水画是张(绶葆)锐,花鸟画是汤兆基。学山水画时,我还是一名助理工程师,业余时间比较充裕,到了学花鸟画时,我已经当了领导干部,除了抽空去听课外,已经没有时间做课余作业了。不过二位老师的讲课和演示,都给我日后画画提供了技术储备。我已经可以通过自学画出说得过去的国画。

(四)

    我女儿在海外生活,那里是个移民社会,虽然亚裔移民不少,但是主流社会还是由具有西方文化背景的盎格鲁-撒克逊的后裔掌控着。她工作的公司里绝大多数都是白人,包括她的上司和部门里的同事。随着中国移民的增多,中国的餐饮、音乐、建筑、服饰、美术等带有中国文化元素的东西逐渐融入了当地文化,在那里包括白人在内的各人种居民都不同程度享受着其他民族带来的物质、精神的文化。但是要他们去看中国的戏曲,估计还是有困难的,主要是受到语言的阻碍,如果看看武打、脸谱、道具等不需要语言的东西,还是可以凑凑热闹的,但真正要理解剧情,就至少需要有一名翻译介绍一下其中的内容,方能奏效。如要让他们去了解唐诗和书法这两种完全需要中文功底的文学艺术,确实要动一番脑筋。我女儿每次回国,都要为她的同事、朋友带点具有中国特色的小礼品,开始一般是食品、丝绸之类,时间长了总希望不要重复,尤其比较重要的朋友,应为他们准备有点分量的礼物。于是国画就成了首选,这是东方人、西方人都能欣赏的艺术。我为她画了些比较简单的竹子、花卉的水墨画,画面上再加上了朱红的印章和墨黑的题款,就形成区别于西洋画,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画。要是送给西方人的国画,为了让他们理解我中文题款的内容,我在不影响画面效果的前提下,标上对应的英文题款。听女儿说,得画者拿到写有他们名字的中国画,感到高兴,尤其是上面有他们名字的中文同音译名。2009年春天我去那里探亲,随身带去几幅书法作品,准备送给那里的华侨朋友。其中有一副送给了一位叫李秀珍的医生,她是马来西亚华侨,在西方受的教育,中文不是她的第一语言,水平有限。她能知道我的字写得不错,以后一直把它挂在她诊室的墙上。但却不知道其中唐诗是什么意思,我虽然懂点英语,但要翻译唐诗是没有那个水平的。即使我的朋友胡定伦,他自学英语成才,当过职业翻译,但要他翻译唐诗,也感到勉为其难,因为那还需要翻译者具有很高的古汉语水平。一本由北大教授许渊冲等人编辑的《唐诗三百首新译》解了我的难。诗的原文是这样的:

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杜 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译成了英文是:

To Han Chuo, Magistrate of Yangzhou 
  (Tang Dynasty) Du Mu

    Dim the mountains, far away the waters,   
    Autumn is approaching its end in the South, with withered grass in view.
    The moon has lit up the twenty-four bridges in the town.
    Where is the sweet girl who played the flute for you?
 

    我让我女婿殷切把英文译文抄录后给李医生送去,她感到又惊又喜。惊的是作为中国国粹的唐诗竟然也可以变成英文的诗歌,喜的是以后如果别人向她问起书法条幅的内容,她就可以解释了。无形之中,她也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从这里我也开始思考唐诗和书法向西方人介绍的可能性。

(五)

    我认为一幅书法作品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书法,书法是线条的艺术;二是被书写的字本身的内容,书写者往往喜欢用诗词,或者祝贺、励志性的词句,其中唐诗是最常用的诗词。要让欣赏者从书法作品中获得完整的美感,就要让他们在欣赏书法的同时,还要理解词句的意思。我以一名理工科背景学者的身份,对二者分别进行了分析。先谈书法,书法的字体主要有五种:楷书、隶书、篆书、行书和草书。一般说来,要表现书写者的毛笔功底主要看他的楷书、隶书的水平,篆书也可以,但毕竟除了刻印章,平时很少用篆书,大多数人是不认识的它的字的。上面三种字体,写得好能体现整齐的美,对于西方人来说,有点看印刷体的味道。要表现线条变化,就要看行书和草书,可以从字与字之间距离的疏密、用墨的干湿、线条的粗细、字体的工整与潦草互相的对比,同样的字或者同样的边旁用不同形式来表现,字与字、行与行之间互相呼应等,各种动态变化的角度去欣赏并品味其中的奥妙和美感。人们发现欣赏书法作品与您自己能不能书写是无关的,您只是一种直觉感到它有魅力吸引着您。我曾经以工程技术人员喜欢寻找规律的思维,去讨教过一名颇有名气的书法家,让他告诉我行、草书的规律,他说实在无可奉告,他也是凭感觉在书写。我后来在一些书法理论书籍中看到,行、草书规律还是有一点的,但主要还是要依靠书写者自己在实践中去体会。由于草书的字体比较难认,而且不容易学习,大多数书法爱好者采用以行书为主加一点草书,作为自己书法创作的风格,我也是如此。以前人们看到较多的毛泽东、郭沫若等名人书法作品也应该属于这种风格。因为字体之间并没有一条明显的界限。对于西方人不能因为要欣赏书法作品就让他们专门去学汉语。对于线条变化的欣赏,我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说美国有一名抽象画家,他是用黑色线条来创作抽象画的,文章的作者在观看分析他画的特点后,发现他的线条的变化也有一定的规律,与中国的书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用欣赏行草书的眼光去欣赏他的抽象画。如此说来,只要稍加解释引导,西方人也同样可以欣赏中国的书法作品,感觉它的美感的。至于其中的唐诗,因为有了北大教授许渊冲等人编辑的《唐诗三百首新译》一书,我们书写者只要中英对照,照抄不误就行了。从李医生那里知道,那本书翻译水准是相当高的,是能够让有西方文化背景的人理解和欣赏的。
    此外,我还发现一个现象,凡是汉字写得好的人,在学习英文后,同样也能写出漂亮流利的英文书写体。我想,尽管西方人没有书法这一说,但书写的字的漂亮与难看之区别还是应该有的吧!于是我试着在给西方人写的书法条幅下方留出一块空白,用英文书写体把题款和唐诗抄录上去。至于在一般书法作品中盖有作者的印章,包括姓名章和其他闲章。为了让西方人理解印章在书法作品中的作用,我将自己2005年在澳大利亚墨尔本跳蚤市场上买到的由当地白人刻的狗、鹿、马、虎图案的图章盖在书写英文版块的相应部位。因为我的生肖是狗,我女儿名字中有个“鹿”字。由此完成了中西合璧的书法作品。我曾让女儿将这种中英文兼有的条幅送给她的西方人朋友,他们果然感到新奇和兴趣,挂在家中客厅的墙上供自己和别的亲友们一起欣赏。由此可见,纯粹的东方文化也能被西方人认识和理解,但需要东方人动一番脑筋,变成西方人能够接受的东西才行。您看了此文后,不妨也试试?

2012年11月8日
 

上一篇: 地上1天=天上16天(李必光) 下一篇: 方向盘后的心理学(倪既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