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传播的文化视角(洪耀明)
[2012-11-24 14:45:43]

    作者:洪耀明(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副秘书长)

   1929年,英国理论物理学家保罗·迪拉克因将量子力学与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相结合,成功预测了反物质的存在,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当时,他正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进行访问。消息灵通的新闻记者获得了这一信息,蜂拥而至,要对他进行采访。但保罗·迪拉克是个极其害羞的人。为了避开公众视线,他甚至想拒绝领取诺贝尔物理奖。但新闻记者不了解迪拉克的性格,还是团团围住了这位令人尊敬的科学家。
    终于,威斯康辛州日报的记者打破了沉默:“博士先生,请您透露一些有关您的研究情况好吗?”记者们都急切地期待着迪拉克教授意义深远的回答。
    “不”,迪拉克惜字如金,除了一个“不”字,他就沉默以对。
    保罗·迪拉克以几乎敌对的态度对待媒体和传播的故事,在当今科学家的眼中显得十分好笑。他们为保罗·迪拉克白白浪费了一次传播科学的机会而感到遗憾。因为向公众传播科学,无论是通过媒体、博物馆还是以其他方式,在今天已成为一个蓬勃发展的多学科活动,成为科学教育和研究的新领域。许多有社会责任感的科学家和科学传播者都在积极研究文化、科学和科学文化的内涵,努力创新科学文化的传播理念和方式,希望成为将科学搬出实验室,将科学导入大众和社会文化之中的实践者。

科学传播的文化视角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洪耀明

    文化是指人类活动的模式以及赋予这些模式以重要性的符号化结构,通常包括文字、語言、地域、音乐、文学、绘画、雕塑、戏剧、电影等。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发展,文化构成了社会进步的基础,影响着社会、政治、经济、艺术、科学等诸多社会形态的架构和方向。长期以来,人类一直试图对文化作出比较明确的定义,据统计,世界上关于文化的定义曾经有多达150多种版本。由此可见,文化是一个难以简单定义的复杂概念。但尽管如此,大多数学者都同意:文化是一种世代相传的生活方式,其中包括特定群体的艺术、信仰和制度。人们通过文化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价值和与日常活动相联系的社会关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试图对文化作以下描述:“文化应该被看作社会或社会群体的独特精神、物质、智力和经济特征的总和,文化除了涵盖艺术和文学,还涵盖各种生活方式、价值体系、传统和信仰。”古往今来,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崛起的民族往往同时具有繁荣的文化。
    科学是古老的,它的源起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发展的最初时期,但科学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则是在人类社会进入到工业化时代之后才开始的。自从登上社会发展的历史舞台以后,科学就以其旺盛的发展能力和鲜明的实践性极大地推动和影响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20世纪中后期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之后,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不仅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为社会生产方式、全球竞争格局和国民财富的递增模式等带来了重大变革,同时也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并从文化内容、表现形式、传播手段以及社会形态等诸多方面,对文化的发展与演变产生着愈来愈深刻的影响,成为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
    当今社会,就其物理特征上讲,已经离不开科学和技术;当代文明的许多知识和道德观念也深受科学的影响。就此而言,科学文化已成为当代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正如我们难以完整地定义“文化”一样,我们至今也许还无法对“科学文化”进行全面而明确的描述,但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对科学及其科学文化的特征作一番描述和诠释:

    科学是一种文化

    科学是在社会意义上构建的文化。科学发展过程与社会进化过程难以分离,是具有文化特征的动态性社会活动。科学发展的方向和结果是由社会文化和历史环境所推动的。
    古时候,科学起源于人类为应对自然环境而产生的技术。例如,有记录的历史始于剩余物品的出现;出于计算租税和交易或测量土地的需要,数学应运而生;对天空的观察是为了用来分辨季节,以利种植庄稼以及确定年份长度。当然,祭祀的需要也推动了天文学的兴起,新兴纺织工业的需要和新兴制造业的崛起催生了近代化学。19世纪时法国养蚕业的危机促使了巴斯德疾病理论的建立,制造原子弹的竞争也极大地促进了原子物理知识的发展。
    爱因斯坦指出:“科学作为一种存在形态和完成形态,是人类最客观的认知对象。…… 不同社会阶层对科学目标和意义的问题会给出不同时代的不同答案。”
    在长期的科学研究过程中,科学共同体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研究必须遵守的共同规范,科学态度、论述方式,语言和工具,包括探究问题证据的专业活动,如使用统计测试、数学建模、仪器仪表和社会实践,还有同行评审、科学出版物和科学争鸣及辩论等。为了“做”科学,人们必须了解这些准则和惯例。其次,科学文化表达了科学参与者和科学群体的文化价值观,这不仅反映在不同的主题兴趣上,而且还反映了科学家的认同观和价值观。因此,科学家经常被看作为是一个文化群体。当然,科学文化不完全等同于其他文化活动,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学家本身的文化背景。文化是“实践发展的结晶,是由群体为了实现其价值目标而动态形成的” (Nasir et al., 2006)。就科学本身而言,科学代表了科学共同体的一种独特文化,是文化体系中的一种亚文化。

    科学是一种活的知识体系

    严格来说,科学是指一系列知识产生和确认的过程。科学所表现的知识是客观和普遍的,但科学活动是一个动态过程,科学家们通过不断发现新的证据来挑战和质疑现存理论,重新评估旧的观念,完善或扩展模型解释,从而不断修正对世界的看法,建立新的科学理论。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指出:万物皆在流动,科学同样如此。
    科学发展的过程证明,当今的知识会被未来的事实所淘汰或取代。因为以前有用的知识都基本上被当今知识所吸纳,而谬误则进入了历史的垃圾箱。从哥白尼革命性地提出以太阳为中心的星球系统到伽利略的地球动力学实验和开普勒的天体力学,结果诞生了牛顿集大成的新宇宙运行系统世界学说与宇宙万有引力理论。而爱因斯坦在牛顿学说的基础上,创建了划时代的相对论。
    但科学是永不停步的,今天的科学家在爱因斯坦相对论的的基础上,对宇宙和人类的起源、发展及未来正在进行更加广阔和意义深远的探究,超弦理论及模型的提出和构建;黑洞、暗物质等过去人们并不了解的新物质的发现和证明,清楚地表明人类在探究自然世界和科学真理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与宗教不同,科学不是保存在琥珀中的学科,其主要功能不是保存以往的“真理”。科学是一种变化的,累积的,不断进行修复的,却总是在发展着的活的知识体系。

    科学是一种世界观

    今天,我们将科学看作是塑造宇宙与人的信仰和态度的最有力的影响之一。
    20世纪50年代,著名的文学家和科学家斯诺认为,科学世界观植根于社会与文化之中,它的作用在于使科学家不带偏见地观察自然。而保守的科学世界观仅仅将科学法则看作是观察现实的逻辑推理。实际上,科学世界观的基础不仅仅是事实,它还反映了时代的文化环境,在这一环境中,科学家群体之间不可避免地相互影响。这里可以举两个著名的例子,如:在古希腊等级社会后期发生政治危机的背景下,阿里斯多德从唯心主义世界观出发,创建并发展了他的地心宇宙学(geocentric cosmology),并在相当漫长的科学和历史进程中占据统治地位。而证明阿里斯多德这一理论的错误花费了几代科学家的不懈努力,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无论如何,这一证明对推动科学革命时期的力学进步至关重要。而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在欧洲工业革命的时代背景中,以唯物主义世界观来观察世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出版《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的著作,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由此可见,科学、科学家以及他们的世界观应该被视为他们所生活的时代和文化环境的产物。世界观影响或决定科学家的研究态度、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仅就科学研究范畴而言,唯心主义崇尚逻辑和推理;唯物主义强调事实和实践。从这一意义上讲,不管科学家们是从唯心主义世界观还是从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视角去观测自然世界,得出的结论或正确或错误,以及证明正确或修正缪误的过程都是科学和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可逾越的重要过程,对科学进步都产生过或正在产生极其重要的作用。

    科学传播中的文化取向

    综上所述,科学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社会文化、文化实践和世界观。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和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现。科学传播在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下,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其核心价值和方法手段正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

    1.强调知识传播中的文化价值

    首先,现代科学传播更强调传播活动和过程中的文化层面,不是简单孤立地解释和说明某种知识和事实,而是结合人们的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培养人们得以持续并影响一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态度和科学技能。越来越多的科学学习研究表明:对科学的基本理解远远不止于获得一些科学知识。而中国传统文化中“授之予鱼,不如授之予渔”的思想正是这一传播理念的完美体现。
    美国明尼苏达州动物园的科研人员策划和设计了一个电脑网络游戏《野狼生存之道》,旨在帮助公众了解狼的行为和狼所面临的环境及生存等生死攸关的问题。

    他们让游戏参与者假设自己是一匹狼,要求参与者从狼的角度来学习狩猎技巧和如何与其他狼群合作相处。例如,当它在跟踪一群麋鹿的时候,它首先要挑选一头外形看起来相对较瘦弱、较容易捕获的麋鹿,然后开始追逐,直至将它扑到在地。同时,防卫灰熊和其他竞争对手对捕获麋鹿的争抢也是狼要思考解决的问题。参与者可以单独完成游戏,也可以邀请其他朋友共同参与,但是,如果你选择了集体游戏的方式,那么,你就必须学会如何与其他成员合作。
    在游戏推出后的一小时内,就有4000多人下载了游戏软件。为了成功完成游戏,他们需要获取更多有关狼的生活和习性信息。网络主持人通过组织网上科学论坛,发布富有刺激性的研究成果,引导游戏逐步深入。在游戏结束时,他们会对诸如“在濒危动物的名单上,狼是否应该继续保留或删除”等问题展开讨论。
    研究发现,不少参与者在完成游戏后,仍会继续搜索有关狼的其他知识。超过80%的参与者通过网络查阅信息,观看与狼有关的电视节目或视频资料,阅读描写狼的书籍、杂志或报纸,或与家人和朋友谈论有关狼和动物的环境问题;约有70%的参与者会去动物园、自然科学中心或公园,实地观看狼和其他野生动物。从这些研究结果推断,这一网络游戏有可能成为建立知识兴趣和探究行为的基础,甚至可能引发更多的持续性学习活动。也许,游戏参与者并不是有意地甚至没有意识到他们是在学习和运用科学知识,但他们确实从参与中提高和培养了对动物与环境的科学兴趣、知识、概念和情感,同时也提高了运用网络的技能和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其次,现代科学传播将科学看作是一种不断发现新证据和新结果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现存理论将受到质疑,解释模型将不断完善,知识体系得到进一步拓展。因此,现代科学传播更强调科学知识的累积性、渐进性和实践性,鼓励和支持公众的科学反思、科学质疑、科学批判和科学创新精神。
    加拿大安大略省科学中心设计和制作了一个《真理问题》展览。展览内容围绕三个主题:(1)参考系框架(如:以太阳为中心与以地球为中心等);(2)偏见(如:种族、优生学和智力测试等概念);(3)科学和科学共同体(不同的科学家群体的访谈记录)。展览鼓励参观者对各种科学理论和观点进行讨论和辩论,思考影响科学活动的文化和政治因素,提高参观者对科学和社会的理解。展览参观者普遍认为,“科学中心在为公众提供科学知识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同时,努力解构科学实践,使科学去神秘化。”
    另外,世界已进入了一个“大科学”时代。单个和少数科学家在“象牙塔”中冥思苦想及寂寞钻研科学的现象早已成为历史。科学研究需要一大批不同专业的科学家群体以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为背景,通过交流确定需要共同研究的科学问题,建立对自然世界的解释和共识。在探究过程中,科学共同体建立了一系列需要共同承担的专业规范、道德、义务和职责。因此,现代科学传播力图模拟和再现科学研究的社会文化过程,寻求社会和公众所关注的科学技术问题,运用多种手段和媒介,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传播活动,让公众在参与过程中,与科学家互动,向他人学习,使参与者突破和跨越自身文化背景的局限,接受和融入更加宽广的社会文化和科学文化,最终达到思想和观念上的进步。

    2.追求科学传播中的文化认同

    科学的文化本质和历史本质不但涉及事实和概念的累积,而且涉及认同发展。认同的发展和深化与参与科学的情感和动机问题紧密相关。公众通过问题求助和接受指导等活动,提升科学兴趣,融入学术环境,从而获得学术认同;以严肃的科学态度、正确的探究目的和动机来取得社会认同;而随着对基础知识的了解不断深化,驾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人们就有可能取得相互之间的认同,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得到科学家的智力认同。
    因此,现代科学传播将科学认同(即持续的科学兴趣、积极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情感等)的培养和建立作为传播活动的最重要目标之一。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举办科技节、科普日等面向全体公众的科学传播活动,其中包括向公众开放科学实验室,吸引公众参观科学中心等科普场馆,甚至让公众穿上科学家的实验服装,使用科学家的仪器设备,像科学家那样从事和参与一定的科学研究过程。这些做法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公众了解一些具体的科学知识和实验步骤,更重要的是培养公众认同科学事业,认同科学家并将自己认同为科学参与者及实践者的认同感。
    尽管现实中只有少数人可能在其一生中专业从事科学研究,成为职业科学家,而绝大多数公众则会选择和从事其他社会职业,但对后者而言,乐于接受和认同科学、具有必要的科学知识、科学兴趣和科学态度,不但有益于他们当前和今后的日常生活,而且有助于他们能够自信和从容地面对各种工作和社会问题的挑战。

    3.重视营造科学传播的文化环境

    当前,孤立而零散的传播活动已无法满足公众对科学文化的需求,因此,现代科学传播始终关注营造传播活动的文化环境。科学文化环境能够积极影响公众的科学学习、科学态度以及出于他们自己爱好的其他日常探究,促进他们终身参与学习和实践科学的可能性。同时,能够促进公众的知识拓展、思维习惯的培养和认同发展。
    一般来说,科学传播环境包括日常生活环境、设计环境(指科学博物馆、科学中心、互联网、科普画廊等)和科学学习项目。从这一定义出发,环境构建应该吸收公众的文化实践,包括日常用语、语言习俗和当地的文化活动;应考虑家庭、社区和群体的兴趣和关注;科学传播活动的主题和目标应由当地社区公众共同确定。
    如何将科学引入日常生活和家庭环境?如何利用科技场馆、科普设施和科技网络开展公众感兴趣的学习和传播活动项目?如何利用网络等新媒体技术策划和组织有效的传播活动项目?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需要科学传播工作者从文化的角度进行认真研究和不断实践。

    科学传播三模式

    根据科学及科学传播的历史和发展目标,有些专家将科学传播分为三种模式——实用型科学传播、文化型科学传播和公民型科学传播。实用型科学传播主要普及实用的科技知识,使公众及时了解和掌握成熟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并在改善生活和工作质量中发挥作用。文化型科学传播将科学理解为文化和文化资源的组成部分,引导公众欣赏和理解科学及其科学文化。公民型科学传播注重公民对科学的理解和运用,让他们了解和参与科技决策过程,提高公众的社会责任,发挥公众在科技进步中的作用。
    反思我国科学传播的现状,不难发现:目前我们主要还是处于实用型科学传播阶段。绝大多数科普活动以传播技术的、医学的、生活的、生产的实用技术为主,倾向于“硬”的科学技术。这类科普活动贴近公众生活,有助于改善和提高公众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因而受到广大公众的欢迎和参与。而文化型科学传播虽然不像实用型科学传播那样即刻产生效果,但文化型科学传播以探究科学奥秘、激发科学兴趣和好奇心、营造良好的科学文化氛围为目标,旨在提高公众“软”的科学文化素质,为公民型科学传播构筑必要前提和重要基础,是科学普及和传播活动的创新和转型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我们有必要大力探究科学和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科学传播中的文化导向、文化实践和传播理论,不断提高我国科学传播的层次和水平。
  

上一篇: 中国互联网面临历史性的三岔口(江... 下一篇: 科普漫画是他一生的夙愿(李正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