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面临历史性的三岔口(江晓原)
[2012-12-01 22:12:40]

    江晓原博客链接http://blog.sina.com.cn/jiangxiaoyuan

    互联网:曾经的“高科技”象征

  互联网最初进入中国时,它曾是百分之百的“高科技”象征,只有某些高级科研机构才能够接触它、使用它。记得上个世纪90年代,我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工作,作为“中央直属机关”的上海天文台,那时已经可以使用互联网。但那可不是一件等闲之事,首先是只能到天文台的“机要”场所——有专人管理的计算机房——中才可使用。进第一道门还要脱鞋,并换上专用的拖鞋。在静谧的机房中,我们只能在早期那种没有硬盘的终端上,与国际互联网连接。给远在美国或北京的同行发送一份“电子邮件”,那是一种陌生的、带有一点刺激性的体验。早期的电子邮件,即使是发给国内同行的,也只能使用英文。上面这一幕场景,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给许多人留下了一个深刻印象——只有科技精英才有可能成为网民。
  但是,互联网发展的速度,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如果你今天去问年轻网民,“瀛海威”是什么?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茫然不知所云。但是在中国互联网行业中,这个名字曾经是何等的如日中天如雷贯耳啊!1995年创建于北京的 “瀛海威科技公司”,被认为是中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公司,当年瀛海威在中关村曾有一块名垂青史的广告牌,上面写着:“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向北1500米”。我作为瀛海威来上海攻城略地拓展市场时首批“赠送”的注册用户之一,对那两句宣传口号“坐地日行八万里,纵横时空瀛海威”也记忆犹新。然而曾几何时,出生太早的瀛海威灰飞烟灭,在它身后,互联网却以惊人的速度在中国普及。 

    从科技精英的办公桌跌落尘埃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每半年发布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这种报告被认为是中国互联网领域最权威的报告之一。据最新发布的第30次CNNIC报告,中国的网民已达5.38亿——仅仅这个数字就已经明确告诉人们:网民主体不再是科技精英了。
  但是由于互联网发展实在太快,那种“互联网=高科技”、“网民=科技精英”的早期印象,仍然残留在许多人的脑海中。所以“网民”这个词汇,与“股民”、“彩民”、“烟民”、“市民”等等词汇所唤起的联想是不同的,“网民”听起来更现代、更科技、更高级,容易让人产生“IT行业”、“科技精英”之类的联想。有些官员在上述早期印象的影响下,也误以为“网民”的意见比“市民”的意见更重要。
  然而,实际情况已经完全改变了。
   “第30次CNNIC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称:“网民向低学历人群扩散的趋势在2012年上半年继续保持,小学及以下、初中学历人群占比均有上升,其中初中学历人群升幅较为明显(最近半年间净增1860万人),显示出互联网在该人群中渗透速度较快。”报告的一系列数据显示了目前中国网民的成分构成:
  从职业上看,学生所占的比例最大,为28.6%,其次两项为无业失业人员和自由职业者,三者之和达到了56.9%。而有可能含有昔日“科技精英”在内的“专业技术人员”,占比竟只剩下9.5%了。
  从收入上看,74%的网民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
  从学历上看,互联网使用人群一直在迅速向低学历人群扩散。大专及以上的网民比例,已经从1999年的86%,逐年下降至2012年的21.6%。也就是说,目前近80%的网民只有中等及以下文化程度。
  这些数据表明,中国网民——72.9%集中在城镇地区——的主体,已经变为低学历、低收入、甚至没有稳定工作的人群了。互联网已经从科技精英的办公桌跌落尘埃。 

    作为媒体的互联网:它能带给我们什么呢?

  当年,互联网在科技精英的办公桌上,还只是一种通讯工具,和昔日的电报、电话等并无本质的区别。
  但是今天中国的互联网,在若干方面的合力作用之下,正在被打造成一种新媒体。作为新媒体的互联网,和传统媒体相比,至少有两点很不相同:
  第一,它给了网民一个强烈的感觉——在传统媒体上一向没有发言权的自己,如今在互联网这个新媒体上,忽然拥有了发言权!不是吗?无论什么人,是潘石屹也好,是打工妹也好,只要发一条微博,同样就“全世界都能看到”!这个感觉相当令人振奋,诱使千千万万中下层民众怀着极大的热情投入了互联网的怀抱。
  第二,正是在第一点的基础上,它变得很难以对传统媒体有效适用的方法来管控。
  但是,那个“有了发言权”的感觉,其实是一个幻觉。
  不错,当冯小刚说“微博就是我的冯通社”时,他的感觉不是幻觉,因为他是名人,他的微博会有千千万万人关注,所以他随便发一句闲言碎语,确实“全世界都能看到”。但“发言权”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呢?当然是指你说的话能够被公众听到。谁都明白,如果你对着墙壁说一句话,这不叫发言权。那么千千万万芸芸众生的微博,“全世界”有人去关注吗?如果没人关注,这样的“发言权”又有什么意义呢?
  况且,管控互联网的内容虽然困难,但操控网上所呈现的“民意”却有办法。除了大家熟知的“水军”之外,即使是“自愿”进行的跟帖、转发、评论等等行为,其实也很容易被操控——奥妙就在“关注”上,只要设法让某个消息被足够多的人群关注到,他们的情绪就可以被煽动起来。
  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经常被人们忽略,即网民参与网上活动大多是匿名的。大家都知道,一个人在匿名的情况下,往往会表现得更愤激、更极端、更不负责任。所以在匿名情况下,有些人的表现可以突破正常的人格底线。今天的互联网之所以被许多学者斥为“垃圾场”,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它已经成为网民发泄情绪的场所。发泄情绪当然也有积极意义,但是从上文关于今日网民主体的调查结果可知,今日网民主体恰恰是对当下社会满意度最低的人群。如果想要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民意,就必须对这一点有充分的认识,方能避免导出错误的信息。 

    中国互联网面临历史性的三岔口

  互联网在中国进入公众生活的历史只有十几年,如今它已经来到一个历史性的三岔口:是主要将它作为一种通讯工具来建设,还是将它作为一种新媒体来建设?
  作为通讯工具,包括对学术信息和日常生活信息的查询,互联网基本上没有显现出什么特有的弊端(泄密问题早已有之,互联网至多只是增大了发生的概率)。但是作为新媒体的互联网,则是弊端丛生,令人忧虑。
  作为媒体的互联网,既要商业化生存,目前又缺乏有效的受众分层手段(主要是因为网上绝大部分内容都是免费或近于免费的),它的盈利仍然主要依靠点击率带来的广告收入,所以“迎合网民主体”成为它目前唯一理性的选择。这个选择必然导致绝大部分内容的严重低俗化,也必然导致网上出现大量造谣、传谣、诈骗等等的有害内容。
  谁更愿意将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媒体来建设?毫无疑问,是资本。资本为了实现自身的增值,竭力引诱公众投入互联网的怀抱。微博就是一种最新的诱饵。
  作为一个老百姓,今天你在网上“冲浪”,在微博上“围观”,其实都是在损不足以奉有余——损耗你所短缺的金钱和时间,去为早已成为巨富的互联网巨头进一步增加财富。

    (载《新发现》杂志2012年第12期)

江晓原 博客文章
2012-11-30
 

上一篇: 小康社会必定是汽车社会(朱盛镭) 下一篇: 科学传播的文化视角(洪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