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科幻文学研究者吴岩(李重民 转载)
[2014-06-08 20:18:07]

    李重民博客链接http://blog.sina.com.cn/lcm

专访科幻文学研究者吴岩
六零后科幻作家正活跃

深圳商报记者 谢晨星

  科幻文学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中国出现、经过了哪些历史时期、出现了哪些有趣的作品?在科幻思想中出现过哪些派别?现时期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科幻与创意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会长吴岩教授。

  科幻小说曾是文化先锋

   《文化广场》科幻文学这个概念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

  吴岩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是在启蒙之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当科学频繁改变人类生活,比较敏感的作家开始为此焦虑,就创造出了科幻小说这个文类。英国是科幻小说产生较早的国家,《鲁宾逊漂流记》和《科学怪人》都是在英国科幻小说历史上最重要的作品。
  
   《文化广场》科幻文学在中国何时起源?发展如何?

  吴岩:中国科幻文学是典型舶来品。从晚清到五四前后,是将科幻小说当成一种文化先锋的有效工具,企图用这样的新小说、新文学更新中国人的心智,开启中国新文化的大门。1902到1903年间,梁启超和鲁迅同时站出来开垦科幻的处女地。梁启超在自己主编的《新小说》杂志连载《新中国未来记》,是一部以政治科学为主题、畅想中国未来政治发展和政治未来的科幻小说。鲁迅的科幻思想,主要体现在他为《月界旅行》撰写的《辨言》,他提出科幻小说应该“经以科学,纬以人情”。在当时的主要小说杂志上,几乎都可见到科幻小说的影子。参与创作的作家较多,且来源各异:政治领袖、文化领袖、通俗小说作家等都有介入。当然,也有少数真正具备科学训练的作者的参与,但数量相对较少。

    从苏联科幻获得灵感

   《文化广场》早期的科幻创作风格如何?

  吴岩:从已经发掘出的作品看,小说风格各异,其中有政治未来的宣言性作品,有技术进步的戏说闲谈,有对中国教育和国民性改造的未来呼吁,更有童话式或科普式的专题小说。遗憾的是,由于作者缺乏严格的科学训练,因此逻辑和推理性不强。这些也是造成中国科幻小说中乌托邦思想缺乏感召力的一个原因。
  在1940年代之后,有关科幻小说创作几乎绝迹。随着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在社会稳定的基础上复兴文学和教育,科幻作品也被提上了出版日程。此时,由于中苏的睦邻关系,苏联科幻小说大规模被引进。这些小说的出版,重新燃起了中国作家创作科幻的热望。更重要的是,从苏联模式的科幻小说中,作家还获得了原先所没有获得过的社会主义乌托邦的想象力与灵感。在这样的想象力和灵感关照下,大陆地区的本土科幻创作蓬勃发展起来。涌现了郑文光、迟叔昌、童恩正等科幻作家。遗憾的是,在这一时代,长篇科幻小说一部都没有。连中篇小说都显得寥寥无几。因此,应该说建国后的前17年,中国科幻小说处于空缺状态。

  让科幻表达社会生活

   《文化广场》上世纪80年代的科幻热是怎样形成的?

  吴岩:1976年5月,在粉碎“四人帮”的前夕,上海作家叶永烈在《少年科学》杂志上发表了短篇科幻小说《石油蛋白》。这是整个文革期间中国惟一发表的科幻作品。但却预示着科幻文学的重新到来。从1976到1984,大量科幻小说得到出版。《科幻海洋》、《科学文艺》、《科学文艺译丛》、《智慧树》、《世界科幻译丛》等超过10家科幻刊物得到发行。老作家恢复创作,新作家不断涌现,形成了中国的一次科幻新热潮。此时,小说的读者面覆盖了所有年龄,创作的类型也丰富多彩。由严家其、魏雅华和金涛领衔的社会派科幻小说和叶永烈尝试的科幻推理小说等都受到了读者的欢迎。此时,科幻翻译的触角也在拓展。从晚清之后就基本停止的英美科幻翻译重新启动。科幻文学在中国文化市场上逐渐成为一种新的阅读点。
  反思现存的世界,让科幻文学表达更加复杂而真实的社会生活,是这一时期科幻作家们的集体取向,而也恰恰是这种取向,使中国科幻小说得到了世界的注意。但是也有人对此“特别忧虑”。从1984年起,借助清理“精神污染”运动的机会,中国境内的科幻小说受到了严格的出版限制,创作再次进入冰河期。

  中国科幻趋向多元化

   《文化广场》当下科幻作家的特点有哪些?

  吴岩:老科幻作家可以说是六零后的一群人,这些人正活跃在文坛上。这其中刘慈欣是一个代表。他采用国际通行的科幻文学叙事方式和结构方式,仍然视科学和理性是生活的重要组成。王晋康的小说很有中国特色,有中国人怎么想问题,怎么看未来,是原汁原味的本土思想。韩松采用全球化视角,但却用科学与文化分割的方式处理题材。他将科学看成是一种外来文化,这种文化在深层上与中国文化无法相容。除此之外,还有星河和何夕等。星河是北京科幻作家群的首领,他的作品充满特色地方文化,写出了大都市青年在科技时代的思考和困惑。何夕则更多偏重科技时代人的亲情爱情的描写。总之,当前老作者正成为科幻创作的中坚力量。
  近几年更多新作者在这个领域崭露头角。像陈楸帆、飞氘、马伯庸等的作品都很具有文学潜质。我很喜欢马伯庸的《殷商王朝玛雅征服史》、飞氘的《纯真及其所编造的》、陈楸帆的《荒潮》等都是非常优秀的作品,从历史、现实、未来等几个方向展示人们所不知道的生活。除这些人,还有更多作者,如夏笳、宝树、江波、郝景芳、翌平、梁清散等许多人。我觉得中国科幻会变得更加多元化,可以肯定,有关科学的中国梦将会更加强烈地吸引人们的关注。

      吴岩,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科幻与创意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转自深圳商报,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李重民 博客转载
2014-05-23
 

上一篇: 专访《科幻世界》主编姚海军(李重... 下一篇: 我心目中的“上海之春”(一~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