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的模样(倪既新)
[2014-08-09 11:32:48]

    倪既新博客链接http://blog.sina.com.cn/nijixin


    女儿家的马路对面,就是密西沙迦市中心图书馆,我去过一次以后,就成了那里的常客。
    这幢开放四层的大厦,每层各有藏书主题:一楼是普通书库,二楼是科学专区,三楼分属艺术与历史,地下层则是儿童乐园。阅览室都和书库交错在一起,不用办任何手续,任何人都可以直入各层去尽情阅读或上网。
    大门口的地毯上绣着一句格言:“今天为明天而阅读”。跨过它,就是一个浓香飘溢的咖啡厅。上了二楼,入口处还有个类似区域,安排了好些舒适的桌椅。我每次经过,总遇有年轻情侣在这两处约会,那种等待时焦灼相见即欢欣的闪亮眼神,非常动人。早先我以为,假相互借书或同上图书馆之名结交异性,是我们那个封闭年代青涩的东方风情,不意现代西方的新锐青年依然如此呢!尔后见他们或并肩或对坐的静心阅读,我就相信,不管在什么年代世界何处,从图书馆出发的情感历程,一定会多些真诚幸福与安宁。
    密西沙迦是加拿大的移民城市,图书馆里便也汇聚了世界各种族裔的读者。有天我特意在出入口站了一会,眼前经过的形形色色,真像联合国会场门口一般丰富多彩。难怪在“世界语言区”的书架上,排列着各种文字的书籍,我数标牌,共有24种语言,其中好些是我前所未闻的名字。
    除了纸本书籍报刊,这里照例有大量新颖的视音频光碟收藏。但最让我感觉惊喜和亲切的,是第一次看到的“大字版”图书。在普通书库里它有十几个书架之多,内容包罗广泛,连牛津词典、韦氏词典和圣经都有。每本书书脊上端印有统一的标识,内文字体比通常书籍要大两三倍,以我明显老花的视力,看起来就分外省力。我向一位貌似华裔的工作人员打探。她说,凡是读者广泛的畅销书,或者作者估计老年读者较多的作品,都印有大字版,目的是使读者可以不戴眼镜方便地阅读;至于它什么年代开始创行,以及这里的馆藏情况、借阅人数等,抱歉无法回答,因为她是义工,不知确切的详情。好似为了弥补,她居然主动帮我去门厅排队买咖啡,真是令人过意不去的事情。后来我发现,这里有各种语言背景的义工在为读者诚恳服务。
    开头我去阅览,是因为那里有好似觅取不尽的大型画册,世界各国出版,印刷精美绝伦:天文、地理、建筑、环境、艺术、历史,全是我深有兴趣而从未见识浏览过的。我在背包里装上电脑、相机、纸笔和食物,把书籍大叠搬来,摘录文字,翻拍图片,全心沉醉其中,一待就是整天,真是惬意极了。后来,我干脆将写作也移到那里去了。如逢单人独座的小间见空,在绝无外扰之中,披阅宇宙万象,冥想远古未来,那种状态,实在令人神往。
    通常,在二三楼层我都选北区的座位,因为那边不用拉起窗帘遮阳而被隔断视线。书桌一边是连绵的书架,一边是落地窗外辽阔的风景,每当从书页或视屏上抬头养目,即刻,书本内容和现实世界就融和一起了。而空气中浮动着与咖啡甘醇混和的书香,静谧里间或飘来地下层不同语言的天籁童音,见与闻交融,动和静相偕,真是再美妙不过的人生体验与精神享受了。
    一天,我发现三楼我喜欢的那个座位对面,有一位黑人读者也常来。他总带两大包资料一个电脑,展开了占大半个桌面。再次遇见,他笑着站起来迎接我,一边归拢自己的摊子,一边用双手比划翻书的样子邀我落座。我们默然相对各自专心,但他每次下楼去咖啡续杯,总会轻声问我要不要带上。他手边放个巧克力罐,取食时总会无声示意“你也来一块?”我还从没如此长时间贴近地面对过一个黑人呢。他高大魁伟,举止儒雅,埋头忘情专注,俨然学者高工在钻研艰深课题。下午五点他准时离开,每见他悄无声息地把东西装进拉杆箱,穿起外套,清洁桌面,归位椅子,检查一切妥当后微笑举手与我道别,我心里总会涌起一阵感动,好似自己受宠于文明温暖的天堂里——哦!不是有句谚语吗:“如果世间真有天堂,那就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倪既新 博客文章
2014-08-09
 

上一篇: 常识(倪既新) 下一篇: 观日出浮想记(钱平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