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澳日记(五)(2015.4.21-4.30 悉尼)(钱平雷)
[2015-05-02 20:07:08]

    钱平雷微博链接http://weibo.com/u/1043369051

    链接: 访澳日记(一)(2015.3.8-3.20 悉尼)
            访澳日记(二)(2015.3.22-3.29 新西兰)
            访澳日记(三)(2015.3.30-4.10 悉尼)
            访澳日记(四)(2015.4.11-4.20 悉尼)

 访澳日记
(五)

( 2015.4.21-4.30 悉尼)
钱平雷

    4月21日 显示上海饮食特点的家宴

    女婿的忘年交杨老伯是一位广东籍人士,很好客,我们刚到悉尼,就和杨太太在当地一家广帮酒家宴请我们,从菜肴的档次看上去花费不少。我妻子如同大多数上海人一样,要回请杨先生一家才心安,但杨先生不肯让我们破费上饭店,这就成了一桩“悬案”。一天与杨先生闲聊,他说在这里的上海饭店拿不出像这里粤菜那样上档次的菜肴,都是一些小吃。于是我就说,那我们在家中做一些上海菜给你们吃如何?他居然马上答应下来了。这倒反而给我们自己出了一道难题。其实我和妻子的烹调技术很是一般,根本拿不出代表上海水平的上海菜肴。尤其是上海是一个移民城市,真正的上海菜是所谓本帮菜,要烧出如八宝辣酱、圈子草头、扣三丝、虾子海参等代表性菜肴我们是没那个本事的。上海因为曾经五洋杂居,所以上海人的饮食也是博采众长,各地菜肴乃至西餐的菜肴也经改良,登上了寻常百姓家的餐桌。我们意识中的上海菜也就是经过上海人将各种菜肴根据自己的口味进行改变,成了各家的家常菜。我们也是如此,只能将自己家经常做的菜略微考究一点,就充数迎客了。我们开出了以下菜单:冷盘:上海土豆沙拉、苏(州)式熏鱼、家传皮蛋、虾米拌豆腐、卤水鸭和四喜烤麸;热菜:清炒虾仁、糟溜鱼片、雪菜竹笋炒肉丝、庙传炒素、扬州狮子头和蒜蓉空心菜;汤品:宁(波)式咸菜大汤黄鱼;点心:家传馄饨、宁波汤团;水果:甜瓜;酒水:苏格兰人山牌红葡萄酒、橘子水。这大部分菜就不用介绍了,有几道菜需要说明一下:我家的沙拉,因为放进了苹果等一般人们不会采用的食材,因此在亲友中颇有口碑。所谓“家传”,就是我们自己对菜肴或点心进行了创新,有自己的食材配方。所谓“庙传”是我去龙华庙吃素斋,学来的素菜菜肴。由于杨老伯是一位见多识广的人士,所以我们心中还是有点忐忑,为此我还“锦上添花”,弄了一些胡萝卜和西红柿的粗糙雕花进行装饰。女婿看了说这是在吃“文化”。毕竟我们水平有限,而且随着年龄渐老,精力不济,已经很少在家中宴请客人了,烹调手艺更加生疏,最终效果如何,只能听天由命啦!
    家宴如期举行,杨先生和夫人品尝了与他们日常味道不同的菜肴,看得出并非所有上述菜肴都能符合他们的口味,尤其是平时不做菜的我,对于此地的食盐的咸度掌握不准,有些菜显然较咸。尽管如此,作为客人出于礼貌,他们还是对我们举行的家宴予以称道。杨先生也把我们事先拟定的菜单带走留作纪念。随后,杨先生又给我们发来感谢微信,肯定了我们是用心在准备这次家宴的。我与妻子也因此松了一口气,就像是通过了一场勉强及格的考试。

    4月22日 小高潮后平静中的遐想

    这两天悉尼遇到少见的狂风暴雨,我也只好呆在家里,已经3天足不出户了,前两天又是过生日,又是举行家宴,虽然远离上海,大多数的亲朋好友都不在这里,但相对而言也实实热闹了一番。如今离我们回国只有10天时间了,10天后回到上海,又可以看到年迈的父亲和兄弟姐妹等亲人,但与女儿一家又要分开了。尤其是自己步入古稀之年,在哪儿过老是一件面临的大事。当今天平静下来的时候,喜欢东想西想的我也不免思考一下这个不可回避的问题。祖国的改革开放给我们普通百姓带来的福祉是显而易见的。以前一些发达国家的福利曾经被许多国人所羡慕。如今这个差距正在日益缩小,而且一些看似非常优惠的制度,经过深入了解后,发现并非如此。除了前两天谈到的养老制度外,这里的医疗制度也是如此。虽然有一套完整的医疗保障体系,但实际上对普通老百姓来说,还是有一些讲不出的酸楚,需要面对的。在这里不像在上海,你想看什么医生,上什么医院是可以随意选择的。虽然一些名医的挂号比较困难,但选择权在你自己手中。而在这里,先要上类似上海地段医院的家庭医生诊所就诊,然后由他们决定是否需要转入专科医生的诊所看病。医院不是我们概念中的医院,是专科医生用来做手术或处治重病的场所。平时只有一些住院医生在那里值班,包括他们的急诊室,先由小医生接待,然后由他们决定是否请在自己诊所或家中的高年资医生前来诊治。在急诊室等候数小时看不上医生是常有的事情。CT、胃镜等在上海是很普通的设备,在这里却很稀缺,让你等候1-2月不算稀奇,要不你自费请私人诊所诊治,代价自然不小。据说在美国也是如此。这里一位老人眼睛的白内障手术,公费医治等了一年多也没等到,如果私人医生开刀要4000-5000澳元。因为实在等不及了,结果动用了医疗保险等其它补助手段,自己还化了1500澳元才动的手术。因此,在这里看病并非不要自己掏钱。由此看来,这里的养老、医疗等福利制度条件并不像人们想象那么好。看来在这里过老并不合适于我。
    我又想到女儿在这里虽然收入不错,但这里的“玻璃天花板”也很伤人自尊。她除了财务会计有专长外,她来澳洲留学前,是澳大利亚一家公司驻上海的亚太办事处的秘书兼财务,又在澳洲学习工作了10多年,了解两地的语言和文化习俗。昨天的凤凰卫视有一档节目,是采访英国东亚委员会的专家,又是中国某国家机构聘请的高级顾问,他的中国名字好像叫麦启安,是一个中国通。他说,英国有不少企业想进入中国市场,但他们有点水土不服,因为他们往往用他们的固有思维方式行事,所以碰了壁。同样中国有关方面对外宣传,往往把自己的想法简单地翻译成英语放到网页上,不懂得用对方能够理解的方式宣传自己的东西,所以效果也不理想。当前缺乏沟通两种文化的人才。看到这里我在想,女儿倒是一个合适沟通中澳两边的人才,她的办事能力和协调能力都很强,如果她能从事这方面业务,真是太理想了,她可以经常两边跑跑,看望我们,我们也不必老胳膊老腿往外国跑了。

    4月23日 领略了悉尼的暴风骤雨

    2010年我和妻子曾到悉尼住了两个月,从2月下旬到4月下旬,对这里的气候印象颇好,蓝天白云,风和日丽。这次又是选择差不多时间段来此探亲。据说,悉尼的气温犹如我国的广东,冬天不是很冷,夏天午间可能热一些,但晚间一定凉快,所以不用扇子和席子。大多数人家也不像上海要装空调。我妻子对季节的喜好与我正好相反,她怕热,喜欢冷一点的气候;我怕冷,喜欢热一点的季节。以我的心思,最好在上海的冬季到悉尼避寒,按妻子的愿望,到澳洲避暑最佳。由于两人意见总不能统一,最后把令人难熬的冬天和夏天都留给了自己,用人工的空调来对付自然赋予的炎凉。只能放弃上海春光明媚,来换取悉尼的秋高气爽。可是这回悉尼的秋天,偏偏与我们过不去,刚来的时候,还给我们频频带来灿烂的阳光,由于空气过于纯净,紫外线的照射,让我外出时,遮阳帽、墨镜是不能少的,即使这样,我的脸还是被晒得黝黑。但这几天老天爷翻了脸。女儿上周事先告诉过我们,下周有大风大雨。可是我并不上心,因为悉尼天气的多变,我已经领教过了,一天内下点雨,刮点风,过后就是大晴天,不会影响正常生活。可是这次却不是这样了。周一开始,狂风大作,暴雨如注。它既有点像上海的台风季节,又不是夏天的大雨,没有寒意。周二早晨,我为了赶写来自上海急需的课题摘要,坐在朝南窗户旁的电脑桌前,窗缝里透进来的丝丝凉风,使我浑身发凉。此地处于南半球,这里的南方犹如北半球的北方。这里的4月下旬等于上海的10月下旬,深秋的大风带来的寒意自然不比是夏天大风那样温度了。这风这雨一连三天,这在上海台风季节里也未曾见过。我和妻子自然无法外出,家中招待客人的剩菜,坚持到了周二晚饭,已经所剩无几。女儿和女婿开了车子冒雨去超市买了蔬菜、水果和食品。我们也不看当地电视和报纸,以后还是从微信中得知,此次大风是悉尼五年来最大的风,最大的雨。甚至说是百年大暴雨,一天的雨量超过13年的雨量。风速为135KM/小时,有人说是飓风,还有人说是强台风。我也搞不清楚,这里是否也会有台风。但听说有房屋被冲走,有3人遇难;21万户居民停电。上百所学校停课。据孩子们回来说,单位里“请病假”的同事颇多,上班的人一个人有时要顶几个人的活。他们甚至担心,澳大利亚经济因此损失惨重。虽然不是我们中国受灾,人类在遭难时,都应该获得同情和支援,况且,我们的孩子还旅居在澳洲。

    4月24日 一天“写”了7000字

    前天(周三)悉尼的风雨天气开始转好了,但气温和湿度还是让人感到不太舒服。清晨我起身后,打开电脑,研究会秘书处办公室张星玲主任给我转来市科协要求申报今年的重点项目的文件,其中有一项上海市科协第13届学术年会综合分会场研讨的项目,她吃不准,要我定夺。于是我仔细地阅读了科协的文件,领会其精神。综合分会场研讨的项目需要数个学会联合举行,我们去年曾与电子、通信、标准化等学会联络过,共同就智慧楼宇标准这个跨学科的综合学术问题进行研讨,今年正好有这个机遇,我们自然应该争取一下,但以前是我在与这些兄弟学会负责人打的交道,所以这个项目的申请表也只能我来填写。从申报表的格式来看,每一个栏目的内容都有字数要求,这些内容加起来不得少于1300字,当然更有质量的要求,它要经得起审查和说服力的考验。我是一个性急的人,不喜欢把事情留在手中,于是就马上动手填写。经过一番深刻的思考,我交出了“答卷”,点了字数有1650多个字。如果加上表中其它栏目所填的内容加起来,总共2000个字是没有问题的。填完了表,发给了张主任。然后,我就要把第二天要发的微信稿子准备出来,悉尼的天气自然成了不可绕过去的主题,匆匆忙忙写了一篇《领略了悉尼的暴风骤雨》的短文,但由于匆忙,把其中一句“所以不用扇子和席子”中的“不”字给漏掉了,成了相反的意思。到第二天发稿也没有发现。这篇文章有将近1000字。本想大概可以结束了。秘书处秘书周怡小姐又给我传来消息,说头一天让我给市科委下达的课题中要求写的《简介》,不太符合要求。原来说《摘要》可以与《简介》合用,写一篇就可以了,不过字数上要求不同,前者不能超过3000字,而后者要在3000-4000字之间。两者字数要求不一样,但可以合用,这不是矛盾了吗?于是我又写了个《内容提要》发给周怡,当交《简介》时,让她放在前面,这样满足了《简介》字数的要求。谁知道科委经办人员审查后,发现那篇《摘要》文章不能用来当《简介》,《简介》是有题材专门要求的,还传来了“样板”格式。我一看“样板”,原来就是介于专业论文和科普文章之间,让业内外有点科技基础知识的读者都能看懂的文章。作为一名业余科普作家,这对我来说,应该没有困难。但智慧楼宇是一个涉及许多专业的载体,对于没有概念的读者需要从基本知识谈起,否则无法理解课题核心的内容。所以又要重新组织,因为原来的《摘要》不能稍微改写就能沿用。这文章写到吃晚饭也没写好,晚上女儿也要用电脑,她是工作,我只能让位。等到她再一次让给我已是晚上九点过了。幸亏电脑写作可以运用拷贝、剪切、粘贴等手段,不用一字一字地敲打。所以三下二除五,在10点前就把文章拿下了,一点字数,离4000个字只差几个字。“好事不过夜”,我立即发给了周怡,尽管她已下班了。这一天我写了7000多个字,当然是用电脑“写”的。
    我哥哥在祝贺我70寿辰的微信中写道:“……你才思敏捷,洋洋万言信手拈来,毫不费力。证明在写作和思维上尚在中年阶段,可喜可贺。”他的话虽然有点过,但也有点意思,更是对我这位古稀老弟的鼓励。

    4月25日 对上海居家养老模式的启示

    前两天悉尼遇到少见的狂风暴雨,数天呆在家里,所以每日要写的微信稿子的题材无法从现实中获取,但倒让我思考了一些问题。我去年做了《居家养老保障支撑体系》的研究课题。其中核心内容就是希望在社区设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那样的综合服务机构,有一栋建筑,让许多服务功能能够延伸到这里。居家养老的老人碰到问题,只要找这儿都能得到帮助,这在上海市区尤其需要。但恰恰在市区要找这样的建筑难度更大。在参观了前门是DOUGHERTYCOMMUNITY CENTRE 译成中文是道尔梯社区中心,后门是DOUGHERTYAPARTMENT,译成中文是道尔梯公寓——老年照料场所与退休人士屋苑的建筑后,突然给了我这样的启示:为什么不能把各区已经建成的养老机构,从单纯的老人居住的功能,扩展到它的一部分功能对外服务呢?打个比喻,如果把现有的养老机构比做是医院的住院部,再设立一个门诊部就是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中心。除了政府行政有关养老管理,如老人情况的信息管理等功能外,其他家政、助医、餐饮等都可以通过市场方式来运作,让这些单位于这里直接挂钩,或者派专人在此设点,接受预约或签订短、长期服务合同。现在政府强调养老床位的增加,但实际上可以设立一些临时性的养老床位,如同门诊观察室,解决老人家庭的燃眉之急。这样是床位的利用率可以大大地提高。诸如护理、家政的培训可以具有集约性。此外,像上海海阳集团那种智慧养老那样通过网络监视失能老人情况的观测站,也可以设置在养老院内。这样形成一个养老产业就更有可操作性了。目前90%自助养老的老人们,正期盼有一个作为他们坚强后盾的机构,可以提前成为现实。因为它最复杂的硬件看来可以暂时缓解,而主要更需要政府的顶层设计到位。但愿我们的想法能够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

    4月26日 他乡发小相聚记

    昨天是我们在悉尼最后一个可以活动的星期六,下周六我们将启程回国了。昨天又是澳大利亚的军团日,全国都有悼念烈士的活动,有电视转播。也是全国放假日,因为正好与星期六碰在一起,所以就不另行给补假了。我的一位与我有着多重关系的亲戚舒庆华,我在多篇文章中已经谈及,由于他们家与我父母都有亲戚关系,从辈分角度来讲,按父亲角度他与我同辈,但从母亲角度讲,他是我的晚辈。因为我们都住在上海虹口一座船形建筑里,俗称轮船房子。由此又是隔壁邻居,是从小一起玩耍的发小,尤其是他还是我弟弟的同学,所以辈分就被忽略掉了,彼此直呼名字。他已经来澳大利亚20多年,成家立业,对我女儿也关照不少。他回国探亲成了轮船房子发小们聚会的契机,因为平时在上海,大家并不经常见面。前两年,他的哥嫂舒庆元夫妇也因女儿在此成家,办理了移民来到了悉尼。但悉尼这座城市与国内城市格局不一样,市中心叫City,面积大约与上海一个区差不多,其它都是一个一个大小卫星城镇,分布在市域各处,城镇往往相距很远。庆华、庆元和我女儿居住地相距一定的距离,呈三角形,彼此平时很少走动。庆元在我到达悉尼时,就来过电话,邀请我们到他家做客,我怕给他们带来麻烦,就说按庆华预约,复活节在庆华家聚会。谁知庆华在复活节期间患了胃病,活动自然因此取消。以后我担心会给庆华带来压力,一直不再提起此事。随着我们回国日子临近,庆元、庆华和我都有一点坐不住了,纷纷提出无论如何要聚会一次,因为如今轮船房子的发小们建立了一个微信朋友圈,如果到了跟前都不见一面,大家似乎都无法向其他发小们交代。但我又不想给他们另外带来麻烦。经过电话里再三“协调”,大家商定周六下午到庆元家聚会一次,尤其是庆元的女儿、女婿与我的女儿、女婿还从来没有见过面。我们做长辈的有义务把我们的亲情传承给他们,在万里以外的澳洲,这样的亲情特显宝贵。既然不在庆华家做客,我们也没有准备在庆元家吃饭,可是庆元“得陇望蜀”,和他的妻子徐美玲商议一定让我在他们家聚餐。怕我不肯接受邀请赴宴,还动用了微信中的视频手段,动员我在上海的弟弟平云来做我的“思想工作”,平云遵照庆元的“指示”。在微信视频中,找我约谈,甚至批评我把吃饭的事情看得过重,不远万里到了悉尼,吃顿饭又会怎么样?对于庆元如此盛情,如果我再不赴宴,显得不通人情世故。于是做通了不太习惯到她不很熟悉人家吃饭的妻子的顾虑,决定改登门拜访为应邀赴宴。
    庆华告诉我,悉尼市场规模之大也是值得一看,今天我们绕道去那儿参观一下,也与庆华一家汇聚一起前往庆元在CastleHill的家。路上庆华让他还在拿实习驾照的女儿舒心贝,开车走在前面,我们的车随后。谁知这位悉尼大学的大学生开车水平超出人们的意料,相当熟练,开在她后面,并不轻松。庆元家是一座双拼的别墅,看上去建设时间不长,旁边还有未开发的地块,前面有一块相当于400米跑道的大草坪,也是当地集会的场所。今天清晨当地庆祝澳大利亚的军团日100周年纪念活动就在这里举行仪式。房子沿路向前不远几家著名超市,都在这里设点。庆元夫妇见我们来到,显得非常高兴。庆华作为他的胞弟,因为两家相距较远,庆元移居澳洲13个月,见面的机会也屈指可数,更何况我这个在上海因为居住不在近处的亲戚,更是很久没有见面了。他们的女儿舒安旎,这个我还从来没有谋面的侄女,今天算是认识了。她的夫君张志浩星期六也要上班,此时不在家中。我们首先参观了庆元的家,楼下是客厅、餐厅、厨房、车库,楼上有卧室4间,他们用不了,就辟为电脑书房。徐美玲他们为今天的家宴已经准备了好几天,除了沙拉、卤鸭,还有需要事先腌制数日的糟鸡、糟肚等上海菜肴已经摆放上了餐桌。餐前,我把我与庆元、庆华究竟是什么关系告诉了他们的女儿们。我们又和在上海的发小平云、慈钢通了视频,还得知庆冠、吴金宝自今日起也加入我们的微信朋友圈,我们更希望远在重庆的慈镛也能尽快加入。随后我们的宴会就开始了,庆元致了祝酒词,他说,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而我们既是远亲,又是近邻,还是发小,亲情加友情更显得宝贵,今天又是在异国他乡聚会,机会尤其难得。请大家不要拘束,吃好喝好。席间徐美玲不断端出热菜,其中哈密瓜抄虾仁,色、香、味齐全,属于创新菜,受到大家一致赞誉。我们共同回忆了许多往事。作为年长的大哥,我讲了许多庆元、庆华并不清楚我们两家诸如他们的祖母就是我父母结婚介绍人等轶事,彼此相谈甚欢。最后上来的是庆华夫人卢琪精心制作的蛋糕,更使宴会水平锦上添花。随后庆元女婿下班回家,小辈们互相介绍握手,原来庆元的女儿、女婿与我的女婿殷切还同是卧龙岗大学的校友呢!最后小辈们和长辈们分别合影留念,更希望小辈们传承我们上一辈的亲情。在互道保重和相约上海再见的告别声中,结束了澳洲悉尼发小的聚会。

    4月27日 悉尼市场见识

    我刚到悉尼时,有一次在EASTWOOD的街上,遇到一对上海老夫妻带着孙子在购物,他们在议论澳洲物价时谈及悉尼有一个大市场,那里的东西比其它地区要便宜得多。我当时也听过算数,不当一回事。前些日子,庆华给我来电话,说他的一位朋友回国三周,让他在周日到悉尼市场帮他看摊三次,本周日他又要去替朋友摆摊,让我乘此机会也去见识一番。“悉尼市场”英文叫SYDNEYMARKET,在悉尼有物价低谷之美誉,到那里能买到最便宜的各类物品。因为周日我们一家原来约定要去蓝山看红叶,既不能错过赏景时机,又不能辜负庆华好意,最后决定提前在周六就前往参观。女婿驾着车,离市场很远,进入市场的小车就在公路上排起了长龙,到了市场大门牌楼前。更是觉得里面车水马龙和人声鼎沸混成一体。在澳大利亚这个人烟相对稀少,人们举止比较文明的国家里出现这种情景是属于少见的现象。女婿驾车是比较守规矩的,见到行人他也一定谦让。到了这里几乎寸步难行。在人车如此高密度的干道上,铲着蔬菜瓜果的叉车司机粗野地开着车东奔西跑,险象环生。大市场干道的左侧是一座长约200米,宽100米的钢结构仓库状大棚式市场,右侧除了一小块卖小商品百货和仓库外,大部分是立体停车场。应该说,车位相当的多。但是就是没有空位,女婿开着车兜来兜去,好不容易看到一对夫妇在装车,准备离开,于是我们就等在旁边,为了让他们尽快撤离,我还下了车,帮他们指挥倒车。就是这样,还有一个印度人和一对白人夫妇,都大声吼着,硬说他们都等待那车离开后,要进那车位。我也大声用英语告诉他们,我们已经等待已久,而且将要离去车辆的驾驶员倒车的路线,也是为让给我们操作的。他们看着模样,知道没戏,才悻悻离去。女儿说,这种人只有你比他厉害,才不会欺负你。泊了车,我们终于能够进入市场。市场外干道旁,还用红色绳子拉出一条摊位,让进不了大棚内的摊贩设摊。我们先进了大棚,那里面的样子与上海的小菜场没有什么两样,就是面积超大,近20000平方米到处人头攒动,生意看来十分兴隆。才进大棚,妻子一看猕猴桃的价格比我们平时在家那里买要便宜许多,就马上要买,我们立即阻止,说才进来就买,就意味着一直要拎在手中,不方便,果然里面的猕猴桃还要便宜,质量更好。各种甜瓜也相当物美价廉,我们忍不住买了几个,我和女婿立刻将其送到汽车后盖箱中,否则兜着走还是很吃力的。随后,再回到妻子女儿购物的位置,继续前行。大棚外摊贩的物价更是便宜得离谱,一大堆苹果只要12澳元,一大箱土豆只要3澳元。这在上海也没有如此便宜。这里不论是摊贩,还是顾客,看上去有色人种更多些,白人相对较少。随后我们又到对面买小商品的地方走了一圈。没有什么吸引人的东西,看着手拉小车比较便宜,我们买了2辆,就返回了。后来碰到庆华,他说今天是卖菜的,明天才是卖小商品的日子。原来市场每天摆摊的内容还不一样呢!怪不得今天看到的全是卖瓜果蔬菜的摊子。

    4月28日 中西文化交流的思考与实践(上)

    我的师姐黄素芳女士告诉我,这里中华文化中心正在举行一个书画展,建议我前去参观。上周五我到了那里,果然有展览,是一位旅澳华侨王悦耀的书画展。门口有人接待,让参观者签名。大概已经展出了数天,参观者寥寥。王悦耀先生是广东湛江人,在国内老年大学学的国画,尤其是山水和竹子画得很有水平。他退休后来悉尼定居已有20年,仍经常回国采风写生。所表现的作品大多数是国内名山大川,有一幅画,有点洋味。仔细一看是还是描绘广州湾的图画。王老先生尽管学画较晚,但基本功扎实,各种画山的皴法运用自如。尤其是画竹子,具有相当的功力。一位业余画家能达到如此水准,值得钦佩。当我将要走出大厅时,从签名簿上全是汉字而想到,怎么没有当地其他民族的人士的签名?由此我对工作人员讲道,这些画怎么都画的中国山水,既然在澳大利亚长期居住,应该有用国画的画法去描绘澳洲的山水,让澳洲的当地人,明白他们熟悉的山山水水,用中国人的美术思想和技法是如何表现的?悉尼歌剧院和港桥、蓝山都可以用中国画形式来表达的。这里办的书法班、国画班是否也都只有华侨、华人来参加学习?如果中华文化只在华人圈里自娱自乐,那中华文化的传播就比较片面了,世界各国人民也不能真正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那位工作人员听了我的一席话,她作了自我介绍,她就是王老先生的女儿王素文女士。她说,你说的很有道理,并要求与我交换电话号码。我说,让我按我的意思画一幅国画,我已经没有时间了,但我可以写一幅上面是唐诗的行书,下面用英语手写体将该诗的英译译文抄录的作品,送给你们,让有西方文化背景的人士,也能理解唐诗和书法的魅力。这就是为了达到了中西文化的交流的目的。我以前创作过这样的作品给西人,效果很好。事后,我在每天围走的体育场,把这个情况告诉在这里定居或探亲的歌唱家黄鑫霖先生和尹蕾女士,建议他们作为艺术家,应该把我们中华文化,通过自己理解的方法传播给不是中华文化背景的其他人。他们说,他们也正通过自己的努力,用不同文艺的形式传播着中华文化。昨天下午我把中英合璧的唐诗条幅送给了中华文化中心。

    4月29日 中西文化交流的思考与实践(下)

    前天晚上CCTV-4有一档节目,邀请《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2014年度获奖人物、美国主流媒体掌门人方李邦琴女士与中国原驻旧金山总领事袁南生等人谈如何传播中华文化。袁南生先生在介绍中华文化时谈到,他们从五个方面在传播中华文化:中国文字、中国文艺、中国功夫、中国烹调和中医中药。又进一步分析中美文化之间的差异:中国是个文明古国,所以主流文化来自始祖文化;而美国是个年轻国家,大多数人信仰新教,因此主流文化来自宗教文化。两者差异是比较大的。方李邦琴女士则谈到,互相不了解,如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相互沟通是需要有人经过不懈的努力,同时还要讲究沟通的方法和途径。由于我年龄的缘故,也只能将他们的谈话,说出一个大概意思,不是原话照搬。当我拨到该频道时,已经开始一段时间了,我看了大约30分钟不到的时间,但就是这短短30分钟,让我受益匪浅,也引起了我的深思。我觉得中华文化似乎还不止袁先生说的五个方面,还应该有诸如中国哲学、中国历史、中国习俗乃至中国经济、中国政治、中国科技等其它领域。但可以让非中华文化背景的人,接受中华文化,上述五个领域犹如五个窗口,比较让人容易理解。但就是这五个领域也要化大功夫,才能让人接受,这本身就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昨天我与女婿的忘年交杨先生还在谈论这个问题,我们谈到,让一方人接受另一方人的习俗,必须揉进另一方人熟悉的东西,他才容易理解和接受。譬如在上海的广帮馆子的菜肴在上海最受欢迎,但实际上已经融进了上海人口味的调料,与广东原汁原味的菜肴已有了一定的区别。我到广东吃到广帮菜,发现不如上海的广帮菜肴好吃,就是这个道理,那是以我自己的口味作为判别菜肴好吃的标准的。与其他人种交流也是这个道理,这里的中餐与国内的中餐味道也已不同,已经经过改良成当地人喜欢的口味,但基本架势却保持了中餐原来的风格,如故意将制作上海小笼包子的现场四周围上玻璃,让顾客不仅饱了口福,还欣赏了中国上海的饮食文化,因此这些餐厅如此受热捧,预约还要排了长队等候。由此看来,我也不经意中,尝试了中西文化在中国书画美术方面的交流,让西人在理解本国母语书写的基础上,来理解书法艺术。当然我本身只是一个中国书画的爱好者,水平有限,因此更希望各行各业的国人都来下点功夫,其意义不可估量。

    4月30日 你的身、心都到澳洲了吗?

    我有机会与每天围着体育场行走锻炼的老人们聊天。他们有些人是清晨来锻炼的,有些人是傍晚来行走的。有些则清晨和傍晚都到场,其中一次以锻炼为主,另一次以社交为主。他们往往是老两口,不与孩子住在一起,每天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精神上有点单调,找一些老友聊一聊,轻松一下心情,也很重要。于是经常看到几位先生和几位女士,按性别组合在一起行走,边走边聊。有时谈得来劲了,干脆停了下来,此时行走成了陪衬。他们有些是来探亲,或带孙辈孩子,更多是拿了“绿卡”,成了永久居留者。澳大利亚这个国家确实很美,又属于发达国家范畴,人的素质也普遍较高,初来的人都会留下非常好的印象。我1988年第一次来澳洲开会,当到达首都堪培拉时,真有到达天堂的感觉,人间还有如此美丽的地方!一座大厦在山顶,从路边的山脚到山顶,整个山坡全是绿茵茵的草坪。后来又来了几次,惊奇的感觉一次比一次少了,一方面出国机会多了,少见多怪就少了;另一方面中国的飞速发展,许多地方的建设也赶上了世界的水平。在此背景下,人们到了澳洲,除了空气、水质甚至居住条件确实比中国大多数发达城市要好,对老人身体有益外,其它如建筑、交通基础设施甚至上网速度已经比不上中国了,尤其是普通公费的医疗条件还不如国内城市。最令人不适的是文化氛围,你如果没有真正融入澳洲社会,不懂得与当地人交流,就无法适应这里的生活。这是这批老人最为痛苦的地方,他们虽然身体是在澳洲的土地上,但心或者说魂,还在中国,因此当没有中国报纸读,没有中国电视看,简直等于没有了灵魂生存的环境,那个难受,只有到了外国才能体会。所以他们的孩子千方百计为他们安装可以观看中文电视的设施,尽管如此,总不如在国内看电视,转换频道那么方便。再有,人老了要怀旧,这里没有与你一起怀旧、回忆往事的老友。这个安抚内心的文化大环境实在难以营造和复制。于是这些老人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是“乐不思蜀”,用一位武汉来的朋友的话叫做“身在曹营心在汉”,如果是临时来探亲或带孙子的,扳着指头数回国日子的大有人在。而他们的子女则不同,由于在此时间长了,逐渐习惯了这里的习俗,他们的心不像他们的父母对故土那样的眷恋,加上语言也过关,接触当地文化也更多些,潜移默化之下,尽管也有乡愁,但与老人就无法比拟了,他们是一半心在澳洲,一半心在中国,尤其是父母留在国内,更让他们牵挂。如果在此出生的孩子,他们除了长辈告诉他们的“根”的来历外,大多数的孩子受了这里的教育后,身心都融入澳洲了。

    4月30日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今天是我此次到澳洲探亲的最后一天,明天我将与妻子一起启程回国了。这次到澳洲探亲,又到新西兰南岛旅游,历时55天。我有离开上海较长时间要记日记的习惯,本来打算记55天日记,结果变成了57篇文章。这次用了微信的手段发了首篇日记,谁知反响不小,于是一发不收拾,硬着头皮天天写,一直写到今天,一点字数,居然有58000字之多。我原来在为第三本散文集《幸福永伴你我他》准备时,一年半写了12万字,要像前两本书的字数,还至少差了一半。前两本分别前后历时8年,这第三本书的写作速度本来已经快多了,这次澳洲一行,又要加上近6万字,使我出书的进程大大地加快了。用微信传播的速度和广度与博客、微博不能相比。我这次发现,我的博客、微博和微信的读者数是呈几何级数量级在发生变化。更不算读者将拙文再给他(她)的亲朋好友们传阅,或者上了他(她)的微信栏目。这里还不包括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和楼宇科技研究会网站的转载。所以究竟多少人在看我的文章我自己也搞不清楚。由于时差关系,我从这里发出的文章是在早晨,但国内还在凌晨,在新西兰发文更早,国内还在半夜里。由于手机的震动或者响声不知影响了多少读者朋友的美梦,现在想起来真有点歉意。但尤其让我感动的,大家非但没有埋怨怪罪于我,还有朋友凌晨4点多,就给了我回复,给了我一个“赞”。相反,不少朋友还把读我的微信放到每日清晨醒来第一件要做的事情,而且还说成了习惯,有一天因故晚发一点时间,马上就有微友来信,问询为何今天不见微信?甚至还有夫妻争着先睹为快的传闻。拙文受到如此欢迎,真让我受宠若惊之中还有喜出望外。好友孙行卓这两天也在澳大利亚旅游,他将我的微信文章事先发给他这次同行的旅友们,似乎我给他们打了前站。也让他们了解行卓兄还有这么一位喜欢写文章的朋友,于是他们中也有人对我的文章进行了热情的评议。本来我们还准备“以文会友”,互相见上一面,可惜他们临时改了行程,使我们失之交臂。我的新西兰之旅的报道,据不少人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起了他们前往的热情,我似乎给新西兰做了宣传广告。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许多读者经常与我互动,除了给我送来诸如代表“赞”的符号外,我哥哥钱平天和毛正峻、钱雪元、张光武、倪英浩等朋友们还往往写上一些鼓励的语句,林少培教授还与我讨论起文中值得探讨的“学术问题”。尤其是江世亮先生自从加入我的朋友圈以后,几乎每天都写上一段读后感或激励的话语,使我远在万里之外深受感动。微信最大的优点之一,就是它让“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脍炙人口的诗句的意境,成为了现实,远在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旅居的亲友们,也同步收到我的微信,并且进行互动。达到高潮那天是我透露了我在悉尼度过了70寿辰,从清晨到深夜,随着地球的转动产生时差,显示飞来贺辞贺电的手机响声,断断续续响了整整一天,使我倍感幸福。我的“专栏作家”式的“每日谈”到此暂时告一段落。再一次感谢各位读者能够耐心地阅读我这个业余作者的“作品”。我把57篇文章的目录也编制了一下,附在后面,各位如果需要也可以一阅。

    访澳日记摘抄目录

    一.悉尼情结
    二.航空大伯与航空大妈
    三.女儿家成了我书法作品的展示厅
    四.我可以在澳洲开车了
    五.我也成了围绕体育场行走的老人
    六.人和鸟类和谐相处的景象
    七.遇老同学话养老
    八.自然美与人工美完美结合的景观
    九.家乡味道的重现——又尝毛蚶
    十.悉尼的房产开发方兴未艾
  十一. 汇率心理活动记
  十二. 公寓大楼中的“主席”
  十三. 艳阳与暴雨共天
  十四. 澳洲物业经理访问记
  十五. 中国人有钱啦?
  十六. 到了地球的角落
  十七. Don’tWorry(不要着急)——新西兰人习性领教
  十八. 我们到了人间仙境
  十九. 公众放假我们买单
  二十.天文台上参观“地理博物馆”
二十一. 他们营造出令人羡慕的幽雅环境
二十二. 游览福克斯冰川需要老天爷帮忙
二十三.在玉石城看到了我在北半球未见的天文现象
二十四. 大地震后的基督城印象
二十五. 又恢复了平静的生活
二十六. 陈旧公路设施上的高速交通
二十七. 重温世界级景点——米佛峡湾
二十八.羽绒与短裙齐飞,风扇共壁炉一室——澳新服饰见闻
二十九. 复活节文化的感受和学习
  三十. 悉尼一家人
三十一.旅费2.5澳元的一日游
三十二. 自然接受自律的教育
三十三. 现代庙会——EASTERSHOW(复活节表演)见闻之一
三十四. 农业全运会——EASTERSHOW(复活节表演)见闻之二
三十五. “三农”展示会——EASTERSHOW(复活节表演)见闻之三
三十六. 农业文化普及会——EASTERSHOW(复活节表演)见闻之四
三十七. 在澳洲品素斋(一)——看到了“世外桃源”般的美景
三十八. 在澳洲品素斋(二)——品尝了“别具一格”素的美食
三十九. 在澳洲品素斋(三)——留下了“中澳友谊”新的美谈
  四十. 幸福又辛劳的天伦之乐
四十一. 住在悉尼老年公寓里的老学长(一)
四十二. 住在悉尼老年公寓里的老学长(二)
四十三. 中澳社区养老体制比较
四十四.“魏戈安”诞生记(译文)
四十五. 悄悄地温馨地度过了我的七十寿辰
四十六. 显示上海饮食特点的家宴
四十七. 小高潮后平静中的遐想
四十八. 领略了悉尼的暴风骤雨
四十九.一天“写”了7000字
  五十. 对上海居家养老模式的启示
五十一. 他乡发小相聚记
五十二. 悉尼市场见识
五十三. 中西文化交流的思考与实践
五十四. 你的身、心都到澳洲了吗?
五十五.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上一篇: 引力波和它的社会学及不确定性(江... 下一篇: 构建智能互联汽车产业新生态系统(...